茉莉花革命将"老百姓"变成"难民"!
[size=5][b]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将独裁政府推翻,本·阿里被赶下台,但也将本国经济置于瘫痪,大批难民涌向欧洲,意大利边境已经被来自突尼斯的难民挤得水泄不通。[/b][/size]
瑞士希望防患于未然,为有可能来临的“难民潮流”做好准备,瑞士司法部长西蒙奈特·索马鲁嘎(Simonetta Sommaruga)已经表明态度,愿意与欧盟各国加强合作。
一艘满载难民的油轮在海上超重行驶。为了挤上这艘油轮,每个人要掏1800瑞郎,尽管如此,这些寄希望于在欧洲开始新生活的人也不惜一切代价,踏上了这条艰辛的道路。
[size=5][b]在欧洲寻找生机[/b][/size]
因为超载而遇到海难的事件在海上层出不穷。但是这些义无反顾的人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对于新生活的憧憬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
[b] [/b]
经过漫长的航行,这些难民终于来到意大利西西里旁边的一个小岛上。踏上了陆地,但不意味着能够进入意大利。人们被铁丝网挡在门外。人群中的一名突尼斯年轻人用熟练的意大利语对着意大利电视台的麦克风大声地说:“我们来到这里,并不是来示威的,我们是想在欧洲寻找生活的出路!”
[size=5][b]瑞士做好准备[/b][/size]
这样的情景早晚也会出现在瑞士的边关,联邦司法部长索马鲁嘎对此可谓心知肚明。她在接受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们要从两方面做好准备。首先我们要根据瑞士本国的情况,准备好怎样面对大批量的难民。另一方面我们要与欧盟各国进行协调,在难民问题上加强合作。我们已经与意大利取得了联络,看看是否存在协作的可能。”
欧盟已经派遣了特派员前往突尼斯,拜访新组建的政府,难民问题也是双方关注的问题。
[size=5][b]瑞士援助[/b][/size]
意大利担心会有大批难民蜂拥而至,但目前尚未向欧盟其他国家要求协助。但瑞士已经表态,在必要时伸手相助。
索马鲁嘎表示:“协助的可能有许多:比如瑞士可以派驻人员前往边境地区,为意大利边防人员助一臂之力;或者提供医疗服务;经济资助也是一种可能性,但是瑞士尚未决定提供哪种具体帮助。”
欧盟已经表明态度,将对突尼斯新政府给以大力支持,因为只有国家安定发展,才能阻止大批量难民涌入欧洲求生的脚步。
[size=5][b]瑞士的移民状况[/b][/size]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瑞士吸收了200万外国移民。这些移民为瑞士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此之前,瑞士人曾出于经济原因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去他国求生。
如今瑞士公民中的10%为外国人。根据联邦统计局(BFS)的数据,2010年共有134171外国人来到瑞士,比前年增加1727人。同时,外国人回移人数也有所增加:65523离开瑞士,比2009年增加了10285人,其中约70%是回移欧盟国家。
去年外国人数量增长最多是科索沃人,其次是德国、葡萄牙、法国和厄立特里亚。外国人数量减少最多是塞尔维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斯里兰卡和土耳其等国的人口。这同时也反映了最近几年瑞士的移民趋势。
与50年前不同的是,以前瑞士的移民大多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体力劳动者,而现在大多是来自欧盟邻国高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