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看待全球经济向好预言

路透专栏撰稿人Ian Campbell   在2010年─欧元问世十周年庆典刚过去一年,这个全球最大经济集团的货币遭遇了生死存亡的威胁。这提醒我们全球经济的根基从来都无完全稳固可言。因此,在看待2011年全球表现将好于普遍预期的这种预言时,应十分警惕。   美货币宽松播下危机种子   美国和欧洲已采取超宽松货币政策与大增债务等极端措施,来拉抬经济从大衰退中复苏。在这个过程中,未来危机的种子也许已经播下;甚至,在衰退中经济仍顽强挺立的中国也未能避免。   2010年间,欧元区二线国家一直是全球经济事件的要角。其中,希腊和爱尔兰已接受救援;葡萄牙则正努力削减财赤,但贸易状况非常疲弱,其经常帐赤字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十分之一,而且银行业境况不佳,该国在2011年初接受首次援助机会很大。   西班牙很可能也不例外。该国仍继续背负大规模政府支出和贸易赤字,而地区政府自治和全国高达20%的失业率,又给自救增添了难处。若西班牙受援助成为现实,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可能成为紧接着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不过,这些国家应该会更具抵抗性,因她们的工业力量更强,外部融资需求较少,而且国内储蓄水平更高。   尽避动荡没有停止,但2011年欧元区料仍会实现增长。德国经济增长的改善折射出全球境况,法国和意大利的经济亦非糟得很。德国出口恢复快速成长,而且若欧元进一步贬值,该国还能获得更多助力。不确定性可能持续,而欧洲央行料保持低利率。可以说,欧元兑美元在2011年底跌至1.10的水平是不太可能的。   与此同时,美元应会走上反弹之路。美联储(FED)宽松的货币政策及超低的美债收益率已削弱美元,这些因素在2011年该会结束。另外,房市触底的迹象将鼓舞美国消费活动在冷清势头过后恢复活力,失业率下降和消费者支出上升的循环可能出现。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可能要比市场预期的好。   通胀问题困扰新兴经济体   亚洲方面,尽避中央政府试图使货币供应增长从近几年异乎寻常的高位回落,但中国经济增速料将保持强劲。印度虽然存在高通胀问题,而且利率上升,但该国经济亦在前进。亚洲正在诞生新的“消费者”,食品、铜、水泥、电力和石油的需求都在上升。因此,2010年下半年出现的大宗商品价格涨势可能持续,而且幅度更大。值得一提的是,通胀在一些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大问题,这个问题在西方或很快爆发。   在美国,伴随增长加速的情况下,通胀将迫使美联储考虑提高利率。虽然,当前不太可能加息,但2011年底前或许会发生。在通缩的危机期间繁荣兴旺的债市,则可能受到沉重打击。股市投资者将必需在增长加速与资金成本上升之间作出权衡。   总结对今年的展望,全球经济复苏,但并不完全健康。各大主要经济体,政府赤字和债务都将急剧攀升。美国将显示其强大借款能力,甚至要改变习惯转向节支;在这种情况发生前,美国消费者和每月超出4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赤字,又将成为全球失衡的一个因素。   欧元区或会出现更多动荡   对中国而言,她在提升出口能力的同时,通过允许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飙升保住了经济增长。中国受控制的人民币汇率是全球失衡的另一原因。中央政府一旦发觉通胀快速上升,或许会允许人民币快速升值,但领导层也会警惕出口及就业可能受到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结构和其他各地货币供应的惊人增长,有可能引发未来的危机。另外,全球经济复苏加快和通胀重现应会是最重要的主题,欧元区或时不时会有更多动荡。更不用说,还可能有些不可避免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