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资变得愈发挑剔,但也不能完全忽略批评声音

路透香港7月21日电---几家中国最老的朋友也开始对其商业做法发出反对的声音了.几家德国顶级工业企业是最新向中国总理温家宝表达抱怨的跨国公司.他们可能会为自身的遭遇找到正当的辩护理由,也有可能会获得中国方面的让步.不过外国公司的老板们需要接受这一点,即更加富裕的中国也可能会变得更为挑剔. 发出怨言的巴斯夫BASF.DE、西门子(SIEGn.DE: [url=/stocks/quote?symbol=SIEGn.DE]行情[/url]),加之此前的通用电气(GE.N: [url=/stocks/quote?symbol=GE.N]行情[/url])实在太大了而不能忽视.这些厂商加起来在中国境内有62,500名雇员.所有的这几家公司与中国的贸易都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在华投资也有几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今年1月公开指责中国审查制度的谷歌(GOOG.O: [url=/stocks/quote?symbol=GOOG.O]行情[/url]),只不过是个初来乍到者而已. 这些厂商的影响力也更大.高科技厂商掌控着中国觊觎已久的关键技术,比如磁悬浮列车和航空发动机.在国内,影响力巨大的跨国公司也可以游说政府对中国施加制裁. 通常外界认为北京不喜欢别人对他指手画脚.不过即便是在中国国内,公共压力也可以带来一些变化,比如6月份中国迫于压力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谷歌甚至在中国获得了ICP牌照的续期,哪怕是作了一定的"整改". 因此工业大佬们的批评也可能会赢得小小的让步.巴斯夫靠近三峡大坝的一座工厂的建设因为环保问题而拖延.高层的介入可能会加快工厂的建设步伐.北京也有可能会开放其政府采购政策,因为目前中国的政府采购政策遭到了[url=javascript:void(0)]世界贸易组织[/url](WTO)其它成员国的抱怨. 长期来看,跨国公司需要准备接受一个新的现实.在中国贫穷的时候,外国投资者可以乐于转移低端技术,换取廉价劳动力、税收优惠以及进入蓬勃发展市场的好处.而中国富裕起来後,除了需要跨国公司不会心甘情愿拿出来的高端知识产权外,同时低成本劳动力、税收优惠的好处也正逐渐消散. 不过任何一方还都不能抛弃对方.通用电气、西门子和巴斯夫都把未来的成长与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绑定在一起.而中国也需要技术援助.不过博弈的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这位大量的摩擦埋下来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