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中第五代領導人上台 兩岸政治談判難免

[size=5][b]美學者:中第五代領導人上台 兩岸政治談判難免[/b][/size] [align=left]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舉行「中國第五代領導人與兩岸關係」研討會,美國兩岸問題專家戴傑(Jacques deLisle)表示,隨著兩岸經濟談判逐項達成,政治談判的日子也終會到來,中國第五代領導人明年將上台,他們會希望在任內展開談判。 戴傑在費城「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擔任亞洲研究部主任,他指出以習近平為首的中國第五代領導人上台後,鄧小平外交政策遺訓的第一句「韜光養晦」將走進終點,第二句「有所作為」即將上路,而「有所作為」也適用在兩岸關係。 《中央社》華盛頓報導,戴傑表示,中國強硬派已有人不滿馬英九總統「只取不給」,甚至有人暗地裡懷疑馬總統和前總統李登輝是同一類,口袋裡有「事實獨立」的議程,所以,如果一直以「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當藉口,拖延政治談判,恐怕會讓第五代領導人認定胡錦濤的台灣政策失敗。 戴傑也指出,2012年台灣選舉結果,將影響中國第五代領導人的台灣政策,馬英九將競選連任,不是沒有敗選的可能性,大陸更關心選情。如果馬英九在2012年連任失敗,「那情況會很糟」,因為會讓第五代領導人認定胡錦濤路線失敗,認為胡錦濤給太多,鼓舞了台灣選民選舉綠色接班人的信心,可能迫使他們改採強路線。 另外,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部主任李成(Cheng Li)表示,胡錦濤努力在任內留下的政績是「和諧社會」、「睦鄰政策」和「台灣政策」。而「和諧社會」因貧富懸殊破局,「睦鄰政策」也因與日本鬧僵破功,剩下的「台灣政策」非成功不可,如果事與願違,胡錦濤下台前也可能對台改走強硬路線。 李成指出,台灣定期改選領導人、權力和平轉移和前總統陳水扁入獄,都對中國傳遞了政治訊息,不過,大陸認為台灣民主值得學習的還是少數,包括第五代領導人在內的高層,仍多以負面角度看待台灣民主。[/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