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一心做皇帝的袁世凯 结局怎么样?

阅读量:6996 评论数:10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将中华民国更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并日加冕登基为皇帝。将民国五年(即1916年)改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史称洪宪帝制。

221023014617_Screenshot 2022-10-23 014559.png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然而,当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宣布起义,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相继响应,3月份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企图依靠段团结北洋势力,压制南方起义力量,但起义各省没有停止军事行动。5月下旬袁世凯忧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同年8月24日正式归葬于河南安阳市。

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著名史学家郭廷以教授在其皇皇巨著《近代中国史纲》中讲述护国倒袁、袁氏败亡的相关篇章,共同了解袁世凯如何在众叛亲离中离世。

本文摘自郭廷以所著《近代中国史纲》

反袁派的联合行动

反袁派首先发难的为革命党。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日,刺杀袁的悍将上海镇守使郑汝成,十二月五日,一度夺取停泊上海的「肇和」巡洋舰、警察局,均为陈其美所策动,日本人亦参预其事。云南为反袁派争取的主要对象,国民党的李烈钧与云南将军唐继尧,为日本士官学校同学,私谊甚笃,又曾任敎云南讲武堂,滇军将校多出其门下。帝制运动开始,李烈钧及另一与滇军有渊源的李根源,分头活动。最后促成唐继尧的决心的为前任云南都督蔡锷及进步党。辛亥革命为革命党与立宪派的初次联合行动,此次倒袁,可说是再度携手。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汉族,湖南邵阳人,近代伟大的爱国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蔡锷一生中,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另一件是四年后积极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维护民主共和国政体的护国军起义。其遗著被编为《蔡松坡先生遗集》。

蔡锷为一有抱负的军事政治家,二次革命后被袁调往北京,而他在云南的潜势力仍在。筹安会起,他与梁启超共筹对策,梁要他深自韬晦,待时而动,由梁先从文字上反对。九月初,梁发表一篇轰动一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的文章。蔡与袁虚与委蛇,佯示拥护帝制,暗事部署,与唐继尧联络。十一月中旬,得日人协助,微服出京,经日本、越南入滇,十二月十九日抵昆明,李烈钧已先期而至。蔡、李、唐商定调兵潜入四川,出袁不备,一举而下全川。时梁启超已由天津到上海,为配合五国警告,打击袁的各省秩序确可维持的保证,十二月二十二日,促蔡从速发动,电报系由南京发出。蔡等以为梁已入南京,倒袁计划已获冯国璋同意,可望响应。 二十三日,四川师长刘存厚、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广西将军陆荣廷,均来电赞成,途由唐继尧及云南巡按任可澄具名,请袁严惩帝制派首要, 限二十四小时答复。二十五日,唐与蔡锷、李烈钧宣布独立,组织中华民国护国军,蔡任第一军司令官,进向四川、贵州,李任第二军司令官,进向广西,唐以云南都督兼任第三军司命官留守。蔡慷慨誓师,谓「吾侪不得已而有此义举,非敢云必能救亡,庶几为我国民争回一人格而已。」唐致书孙中山、冯国璋,盼一致行动。

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 ),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滇系军阀首领。就读东京振武学校,然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后升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深造。唐继尧参加过重九起义,昆明起义。在镇压二次革命时,攻打四川熊克武率领军队。在护国战争中,与蔡锷联合宣布云南独立,自任中华民国护国军总司令,护国战争结束后,任云南督军兼省长。护法运动中被推为护法军总裁之一,并任滇川黔鄂豫陕湘闽八省靖国联军总司令。

护国军以蔡锷部为主力,一九一六年一月中旬,左翼进入川南,先下叔州,川军师长刘存厚来归,右翼进抵贵阳,一月二十七日,贵州护军使刘显世响应,总计兵力约三万余人。袁军分三路包围云南,一路入四川,一路向湖南,一路向广西,约十万人, 四川为主要战场。护国军枪械窳劣,饷糈弹药不足,二、三月间,频频失利,蔡锷艰苦支撑。袁军土气不振,内部不协,复受川人敌视,亦无进攻之力。此外广东、湖南、湖北,到处不安,广州时有暴动,长沙将军署被袭,武昌发生兵变,广西的独立,尤使袁魂惊胆破。

广西将军陆荣廷为岑春煊的旧属,进步党的名誉理事,反袁派自然力事争取。一九一六年二月,陆邀梁启超前来,并通殷勤于冯国璋。三月十二日,会同护国军李烈钧部歼灭进攻云南的袁军。十五日,宣布独立,护国军声势一振。接着广东南路钦州、广州,东路潮州、汕头独立,广州兵舰响应,受袁策封的南海郡王广东将军龙济光陷于四面楚歌,四月六日,亦被迫独立。同月十二日,浙江国民党人驱逐将军朱瑞。五月一日,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成立于肇庆。五月八日,扩大为护国军军务院,岑春煊为首领, 宣言不分党派,一致讨袁,拥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军务院代行国务院职权。孙中山亦称愿助独立各省及反袁各派,共同推翻违反约法的袁世凯,反袁的联合阵线形成。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 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民国二年(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凯迫使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民国四年(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民国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

袁的败亡

云南护国军起,袁的变更国体断不影响国内安定的对外保证破产,知道日本不会罢休。赴日特使被拒,尤使他涡兴大沮。一九一六年一月十八日,命停止贡献。第二天日本决定严重警告,必须以真正平定云南为实行帝制的先决条件,不然即实力干涉。二十一日,袁通知各国,暂缓登极。而贵州又继云南独立,反袁军连下川南、湘西诸城,袭击广州兵工厂。二十七日,各国公使质问平定内乱,是否有期,声言各国对交战双方,一视同仁。二十三日,袁正式宣布缓正大位,不许呈递此类文电,同时激励各军进攻。日本对反袁派多方支持,三月七日,内阁决定推翻袁的政权,承认南军为交战团,旋派领事驻云南。广西独立后,北方将领受冯国璋、段祺瑞指使,逗留不进,索饷索械。袁以各省解款不至,向外借款不得,罗掘俱穷。徐世昌劝他及早转园,袁召梁土诰相商,拟将中央政事委之徐世昌、段祺瑞,地方军务委之冯国璋,命四川将军陈宦与蔡锷言和。三月二十日,发现冯国璋等五将军谋联合各省,请速取销帝制的密电,袁与徐世昌、段祺瑞会议后,二十二日,下令撤销承认帝制案,发还推戴书,停止筹备事宜,自云「诚不足以感人,明不足以烛物,予实不德,于人何尤?」尚算有几分敢作敢当的气魄。

撤销帝制后,袁复称总统,重任徐世昌为国务卿,以段祺瑞为参谋总长。徐、段劝护国军领袖取销独立,弭止兵戈。护国军要求,袁即日引退出国,总统由黎元洪继任,剥夺袁的子孙三世公权,诛戮附逆十三祸首,抄没袁及十三人家产。袁一日不去,和议一日难以就范。袁捏造南方谋举岑春煊为总统,各省疆吏不保之说,以煽动北洋派,但不会收效。冯国璋劝他作根本解决,立即再进一步,即勿再贪恋总统之位。四川将军陈宦,亦谓土气不振,武力解决不易,请袁牺牲一身,以救危局。三月底,陈宦与蔡锷实行停战。广东、浙江独立后,护国军态度盆为强硬,说是袁不仅不得再以总统自居,且须受法律裁判。袁为缓和空气,维系内部计,重订政府组织法,恢复内阁制,敢任段祺瑞为国务卿,但不给以实权。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号称“北洋之虎”,皖系军阀首领,孙中山“护法运动”的主要讨伐对象。1916年至1920年为北洋政府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段祺瑞政府镇压北京学生运动的三·一八惨案。“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曾胁迫段祺瑞去东北组织傀儡政府,段严词拒绝。

冯国璋为长江各省将军的领袖,力足左右全局,在袁与护国军相持之下,各方视线咸集于南京。冯欲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第三势力,所采策略,一如辛亥年袁之对待清室与革命军。四月中旬,提出调停办法,承认袁仍居总统之位,慎选议员,重开国会,惩办奸人,尊重民国元年约法,各省军政长官照旧,撤川、湘前敲各军,大赦党人。护国军坚持袁必须去位,冯准备武力仲裁,电请未独立诸省,互相联络,期对于护国军及袁可以左右轻重。护国军如违众论,当视为公敌,袁如有异议,亦当一致力争。他知道护国军对袁的去位不会让步,武力强制极少可能,即使可能,对他亦无好处。拥护袁的不过三四省, 要袁去位,并非难事。袁去冯大有总统之望,他会明白告诉段祺瑞,袁再想保存地位,良非易易,「无宁敝履尊荣,亟筹自全之策。」五月一日,再宣布他所修改的调停办法,谓民国已因帝制而中断,总统的地位已经消灭,副总统的名义同归于尽,袁可暂任总统,俟国会开幕后,另行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必须严定,民国元年的约法亦当修改,总之,不外另选总统与副总统。护国军坚持黎元洪继任总统。五月十七日,冯召集来自独立各省代表会于南京,以对抗南方的军务院。袁初颇引为欣慰,以为有了新的希望。殊料各省大都赞成袁退,惟有安徽的张勋、倪嗣冲反对。冯径行电袁,谓留任终不可能,倘若预行宣布去位,或筒有手续可循。袁见南京会议于己不利,拟继续用兵,而大势绝不许可。加之军费浩繁,惟赖增发钞票,命中国、交通二大银行停止兑现。上海中国银行抗命不从,冯公开支持,长江各省军政长官一致行动。至是,袁自己亲尝到四年多前他给清廷的苦果。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镇压武昌起义。后曾奉命率军进攻南京,镇压“二次革命”。又出任江苏都督,坐镇东南。袁世凯称帝后曾任命他为参谋总长,后来又让他代替段祺瑞兼理征滇总司令,他均未上任。并联合五将军发出逼迫袁世凯取消帝制的通电。

袁无力迫命护国军屈服,护国军亦不易强袁退位,滇、黔、广西力量有限,陆荣廷虽进兵湖南,而未能控有广东,军务院虚有其名,难有作为,所幸反袁的势力有了新的发展。中华革命党居正得日人之助,以青岛为基地,五月,举兵胶东,连占胶济铁路沿线要地,攻击济南省城。陕西反袁军同时起事,进入西安,山西将军阎锡山晤与孙中山通,袁以北抗南的计划动摇。四川停战后,各地纷纷独立,前线将领亦准备倒袁,五月二十二日,陈宦宣告对袁断绝关系。湘人乘桂军北来,争起以应。五月二十九日,汤芗铭独立,不承认袁为总统。

袁自云南事起,外交既万分棘手,段祺瑞、冯国璋内外挟持,舆论明诟暗讥,众叛亲离,忧郁羞愤交加,心神失常。三月初,日、美报纸说他中风,不久果然戍疾。五月中旬,目眩头晕,不能成寐,陈宦的独立,等于他的催命符,一度昏蹶,不克视事。六月三日病笃,饮食即呕,小便癃闭。五日猝晕逾时,六日下午卒,年五十七岁。退位问题不了而了,但中国祸乱则并未就此而止。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我来说两句
发布者: 游客     
Avatar
《大秦赋》 惟大秦一带一路十年仲秋,本党大聚,特诏 - 游客   2年前
《大秦赋》 惟大秦一带一路十年仲秋,本党大聚,特诏告天下曰: 奉天承运。 寡人以耄耋之年,续承大统,虽遭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然大秦江山乃父辈浴血所得,先皇脑汁绞尽、机关算尽、良心丧尽……始有今日辉煌!何敢轻易他人之手而毁祖宗基业于一旦?! 自盘古氏开天地,三皇五帝至今,历朝历代,城头变换大王旗!王座立于枯骨,君觞溢流紫液,新朝旧君异乎?
   1    0
Avatar
游客   2年前
当代无蔡锷 遍地小凤仙
   1    0
Avatar
游客   2年前
时代需要蔡锷
   3    0
Avatar
那时没有天眼 404 扫码 Ai - 世界毕竟不同了   2年前
   0    0
Avatar
游客   2年前
应季应时妙文!以古喻今,喜欢你的深度思考文章。。。。。。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