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重病年轻人,为自己预约一篇祭文

Mon May 06 2024 09:28:31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为自己预约一篇祭文

今年3月,我在网上分享了一篇帖子,是一个父亲找我为女儿写祭文。他当初找到我的时候,我以为是给年纪比较大的父母写,结果他说是给自己的女儿,我心里面就一惊。

第二天,他先给我发了一个简短的描述,“女儿,2022.5身患癌症,经受25次抗癌治疗,非常痛苦,坚持疼痛毅力无人能比,爸爸妈妈自从女儿生病治疗期间一直陪伴左右,亲身目睹孩子的痛苦,她想活不想死。”短短一段话,字字泣血。他女儿很年轻,才26岁,也很优秀,重病期间还读完了研究生,是优秀毕业生。

我当时听完非常非常难受,我自己也有个女儿,可能就更能感同身受。我写一篇祭文最多就两三天,但是他那篇文章我花了很长时间,不是不知道怎么写,而是每次看到他发来的文字,我就会想到我的外婆,曾经在一个月内失去了两个孩子,还有我的舅妈,晚年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我不知道她们怎么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

写完祭文,我就把自己对死亡的一些感想发到网上,评论的人很多。然后有一个人发私信跟我讲,这个女儿跟她一个朋友很像,我们对了一下名字,发现确实是她认识的人。她们是在治病过程中认识的,给我发私信的女孩也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

她们其实没有见过面,是那位父亲在肿瘤医院门诊遇到她,觉得和自己女儿年龄差不多,两个人可能会有共同话题,就留了她微信,她们有时会聊天互相打气。后来那个女孩一直没有回信息,她其实也有感觉可能人已经走了。

这个女孩也跟我预约了一篇给自己的祭文。她从安徽农村考出来,在读社科类研究生。两年前确诊癌症后,因为化疗,她只能选择暂时休学。她跟我讲过,对她而言,多活一天是幸运,如果死了,那也是一种解脱。我有时会看看她朋友圈,看到她发治疗过程就会安心一点。我希望这篇祭文可以一直不写出来。

来找我的有挺多是得了重病的年轻人,他们之前也不知道还有祭文这种形式,在网上刷到了,有些人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纪念方式。去年有个17岁的男孩找到我,他从小没了父亲,后面一直跟着伯父长大。他成绩很好,经常考班上第一名,将来还想报考军校。

两年前他查出癌症,这个男孩其实是想放弃的,不想给家里添负担。但有一次他和伯父视频,看到伯父脸上的皱纹,头发也白了,他当时就觉得活着才有可能报答伯父。两年时间,他经过了8次化疗,现在各项指标都正常,还在家里自学高中课程,没有放弃报军校的目标。他来找我就是想写一篇文章,表达对他伯父的感谢。他自己写了初稿,感情很充沛,我就是帮他看了一遍,基本没有修改。

祭文大多数是文言文形式,四五百字,大概要写两三天。有些人可能不太会文言文,或者太过悲伤,无法自己下笔,就会找人代写。每个地方的习俗不同,有些是葬礼开始会诵读祭文,并张贴出来,有些是在葬礼最后一天,也可以当作是墓碑的碑文。总而言之,是逝者一生的概括,和亲属最后的道别。

写一篇祭文之前,我大致会先了解逝者的生平事迹,还有亲人对他最深的记忆,有些人还会发照片、视频给我看。费用上,我都是说参考他们当地的丧葬标准来给,有的一篇两三百,有的一千多。有一些亲人得癌症离世的,我基本也不收钱,那位父亲给我发过一个红包,我没有收,因为他们可能看病就花了很多钱了。我经济条件虽然不算太好,但我花得也不多。

图片

●为癌症女孩写的祭文 讲述者供图

普通人也值得记述

我第一次写祭文这种特殊的文章,是因为我的外公。他还在世的时候,就跟我说过希望他的墓碑上有祭文,这个习俗大家现在可能不是很注重了,但他是一个很传统的人。

我是留守儿童,从小跟着外公长大,他为人很正直,乐于奉献,不求回报。他的脾气性格也很好,我小时候很调皮,但不管我犯什么错,他从来不打骂,只是一遍一遍地跟我讲道理。我最叛逆的那段时间,不想读书,经常从学校逃课去网吧,外公就每天接送我,防止我溜出去。那个时候我都会吼他,说你每天跟在我背后,让我很丢脸。他从来没有计较过我说的这些话。

他担心我在学校里吃不好,每天中午会给我送饭,但又不舍得坐公交车,为了省钱每次就走路过来,等我吃完饭再走回去。我上初三的时候腿摔断了,他在医院照顾我两个多月,因为加床要加钱,他不舍得,晚上就躺在旁边的椅子上睡。

可是住院的时候我想吃小蛋糕,三块钱一个,我每次吃完一个,还想吃,他就把坐公交车的钱省下来给我买,然后从家里走两三个小时的路到医院。我当时不知道这些,反而总是抱怨他,为什么等到饭菜凉了你才送给我?

外公身体一直非常好,我总觉得还有很多时间去孝敬他、照顾他,但是没有。我记得那时候有个工作出差,去的地方离我老家很近,但是我没有去看他,因为想着过段时间就放假了,到时再回去。

那是他第一次对我生气,打电话跟我抱怨了很久,我不知道他那时是不是有预感了。还没到放假,他就走了,脑溢血去世的。

外公的葬礼是我表哥主持的,墓碑上的祭文也是找丧葬团队刻的。他去世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生活也不太顺利,经常失眠,常常会想到他。我记得高中打暑假工挣到的第一笔钱,给他包了个红包,他一个人坐在家里,时不时就会笑,开心得不得了。那时大家都觉得我非常不听话,甚至会坐牢之类的。但他一直相信我。

后来我干脆花了一晚上时间,为他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祭文,在清明节烧给了他。等我女儿长大,我会把这篇祭文给她看,她可以从我的回忆里,认识这位对她爸爸非常重要的老人。

因为这篇祭文,我后来开始留意周边人的葬礼,发现很多祭文太过敷衍了,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是对逝者的悼念,可能是(丧葬)流程里需要一篇祭文,或者碑上需要刻一篇,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套话,无差别地用在每个逝者身上。在网站下载现成的祭文,200块就有一篇。可是我觉得,一个人再普通,对爱他的人来说,他存在的痕迹也是独一无二的,值得被好好记录。

去年5月,我开始在网上发帖子,接一些为去世亲人代写祭文、墓志铭的业务。我过去在重庆的教培机构工作,当语文老师,双减之后工作就受到很大影响。去年年初,我想带妻子和女儿一起去马来西亚的华人学校工作,但种种原因,就没去成。

我们一家人回了长沙,这边的工作机会没有那么多,我会接一些地陪和导游的工作,但这份工作的收入不太稳定,我也没有其他能力,因为之前给外公写过祭文,我也想尝试能不能把这当一个兼职来做。

到现在,我差不多写了四五十篇。我还记得当时第一个来找我写祭文的人,他是想为他父亲写。他父亲大概60岁就去世了,是一个为家人付出无怨无悔的、很传统的父亲形象。

他的讲述其实很平淡,他也说自己不善言辞,想记录下父亲,但不知道怎么下笔。写完之后,他跟我讲这不仅仅是替他完成了一篇文章,也是完成了一个心愿。

在这之前,我的状态不算太好,签证没下来,工作不顺利,你会觉得在一些更大的背景下,做的所有努力和准备都是不值一提的。

但当时听了他的话,我就想把这件事情一直做下去,了解每一个人的故事,用生者对逝者的真情实感来写祭文,他让我觉得这份工作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听多了生死,你会发现许多看起来严重的打击,其实都不算什么。

图片

●2024年4月2日上午,长青生命纪念园举行生态葬清明公祭活动,人们诵读祭文、放飞白鸽、敬献鲜花。图/ic photo

和生命做告别

开始帮陌生人代写祭文以来,我听过太多悲伤的故事,面对亲人的离去,很多人其实无法真正释怀,但现实要求你可能得放下,因为还要工作、生活。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忌讳谈死亡,他们(的情绪)是没有疏解渠道的,所以有时候我觉得,来找我写祭文的人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一篇文章,可能只是找一个出口。

有一位女士曾经找我给她的母亲写,前前后后大概跟我接触了有一个月,她每天会跟我分享好几百字、几千字。她的母亲过去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获得过很多奖章和荣誉,但是她每次跟我分享的都是一些很细微的,她们母女俩相处的日常生活细节。

她会讲到某一个下午,她趴在妈妈的膝盖上,妈妈一边和她聊天,一边给她梳辫子。还有小时候她和妈妈去爬山,半途因为她口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当时还很贵的梨子。她妈妈其实去世有一段时间了,她的年纪也挺大,但有关妈妈的回忆,她记得清清楚楚。

她其实一直走不出来,可是她没有人能去分享,她没有孩子,她有时会跟丈夫说,但偶尔分享过后,这种很重的情感,好像还一直压在她心里。她找到我,其实也是想诉说,像找一个树洞一样。

不断接触死亡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命运其实很无常,很多故事里充满了遗憾和愧疚。我记得最深的是那个为女儿写祭文的父亲,他女儿跟他开过一句玩笑,说要不是这次生病,她都没试过这么长时间能和爸爸待在一起。她从小就去外地读书,她父亲也很忙,一直没有时间去陪伴她。

这个女孩从小喜欢小动物,一直想养只猫,生病以后她也提出想养猫,可是第一是身体不允许,另外父母要照顾她,确实也没办法再去养一只猫。这位父亲就想着等女儿身体稍微好一点,再帮她养只猫。可是一直到女孩去世,其实也没能实现这个愿望。

那位父亲跟我说到这两件事的时候都特别特别难过,因为女儿还在的时候,没人想到那么年轻的女孩会得癌症,都觉得还有时间相处。生病以后,女儿生前最后一个愿望,他没有去满足她,而且以后也不可能有机会了。

还有一个女生也是找我为她母亲写祭文。她提到妈妈生病的时候,她怀孕了,妈妈为了不影响她,就完全没有跟她透露。没过几个月,妈妈就去世了。这个消息对她来说是措手不及的,她非常非常痛苦。她说如果在最后那段时间,她能照顾一下妈妈,可能她都不会有这么大的悲伤。

她妈妈一直在为家里付出,也没有出过远门,她当时已经计划好了带妈妈去旅游,把各种旅行准备都做好了,可是她从来没有做过母亲会离开的准备。

日本有部电影《入殓师》,它讲的就是如何去面对和尊重死亡,并不是葬礼一定要多有仪式感,而是要有一个跟生命做告别的心境和机会。

对于一个不想要的结果,我们都不愿意去想起它,所以对于死亡,我们也觉得离它越远越好,不要提起,不要谈论。很多人会给我发私信说,你写祭文的行为是比较特殊的,好像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包括我的家人,他们也是不理解的,觉得做这个是比较丢脸的事情。

我现在获得一些关注之后,他们其实也不会觉得这个是有意义的,或者能帮助到一些人,只是觉得我也没有其他主业,写祭文能挣点钱,那就干吧。但如果我有其他更体面、稳定的工作选择,家人还是会觉得那就不要继续写了。

可是我们可以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却没有办法避免死亡,每个人都要走到终点。

我记得我发的帖子下面,有个网友留言,说自己上大学时听一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做演讲,有一位学生问他,年轻人应该以什么样的人为目标努力呢?那位专家说,努力成为一个在你父母葬礼上,能肩负责任,照顾安慰全家人走出伤痛的人。网友说他当时对这个回答嗤之以鼻,觉得年轻人应该以参与公共议题等一些高大上项目为目标。

后来他的母亲确诊癌症晚期,医生告诉他们只剩三个月。那位网友第一次意识到那个目标有多难达到,我印象很深,他说自己每天都在为曾经看不起的目标百般挣扎。这本来就是一个很难的命题,我们都需要面对。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

     a 加拿大人也快了… - Pizza king [18] (2024-05-06 1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