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海外游学热背后是怎样的灰色利益链

Tue Aug 15 2017 13:19:14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在夏令营市场上,短期海外游学夏令营十分火热。10余天的游学,花费动辄数万元,由于是学校组织,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自然趋之若鹜,也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家长,为了孩子融入集体,也勉为其难,咬牙报名。

近年来,海外游学热逐渐火爆,《2016年国际游学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国际游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低龄化趋势明显,青少年成为海外游学热的主力军,甚至不乏3至6岁的小朋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家长们普遍希望让孩子走出国门,增长见识、了解世界文化,同时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低龄化海外游学是否真有必要,动辄数万元的价格是否虚高?很多海外游学团,事实上游而不学。以某旅行社推出的一款海外游学活动为例,标注游览5所大学,每所大学游览时间均为半小时,其他游览地为旅游景点。这样的游览实际上还不如旅行团的行程安排合理。一些海外游学团的行程中包括与当地人士交流的活动,但是这种交流更多流于形式,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学生反映,“和外国学生友好交流”根本没有实现,“和友好校活动是两天,可是美国学生根本就不愿意理我们啊”。

为了吸引家长“掏腰包”,很多游学项目打出了戏剧、NASA航天、艺术、体育、航海等噱头,但相关主题活动所占比重并不大。比如,任何人都可以免费参观哈佛大学校园,但游学机构会找当地人在哈佛租个教室搞宣传联谊会,马上提高相关费用,变成了“在世界名校哈佛和老外深度交流”。除去所占不多的主题活动,剩下的行程与普通旅行团并无明显差别。而且,与普通旅游团相比,学生在国外的住宿、饮食、出行等成本都要比旅行团低,但是费用则比普通旅行团高出一大截。

而且,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心智不成熟,对周遭世界的理解是浅层次的,诸如参观海外名校这样的行程,对他们来说有多大的意义?能学到什么呢?恐怕不过是到此一游罢了。

十来天的行程,少则两三万元,多则五六万元。但是,不少家长仍然一边纠结,一边砸钱报名。这种跟风又是为何呢?跟风的背后,学校恐怕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有记者调查北京的海外游学市场发现,很多游学机构与学校之间形成了一条潜在利益链条,很多公立学校都组织了暑期海外游学活动。学校之所以热衷于组织海外游学活动,一个原因是“学校从每个学生的花费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间,而带队老师获得免费出境的机会,也成为游学项目的一个潜规则”。

一边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另一边则是家长被学校、游学机构所织就的密不透风的网所裹挟,即使意识到海外游学班的性价比不高,还是咬牙报名,因为想到“班里孩子很多都在报,自己不报怕孩子不高兴”。他们担心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与,就无法融入群体。这种心理普遍地出现在各类培训班、兴趣班上。很多家长明明懂得应该让孩子在假期放松身心,但是经不住与周边家长的比较,害怕如果不让孩子去补习、去提前学,孩子就会落后于人。这种焦虑,与其说是家长对孩子成长、成才的期待,对阶层滑落的不安所造成的,不如说是市场催生出来的。

要化解家长的这种焦虑,当然有必要呼吁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更重要的是,找到“风起”的原因,规范市场的运行。比如,公立学校与游学机构进行合作,形成灰色利益链条,这种行为就明显违反了相关规定,监管部门难道不该查一查吗?

李一陵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8月15日 02版)

信息来源:2017-08-15《中国青年报》

http://zqb.cyol.com/html/2017-08/15/nw.D110000zgqnb_20170815_3-02.htm

【教育研究】

“井喷”即将到来 谁在为游学市场提供服务

作者:朱春鹏《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0日 14版)

目前,中国6至18岁青少年人口达到2亿人,据估算,游学核心目标人群基数达到8000万。新一代父母的教育理念更加开放,对游学持欢迎态度,为游学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游学服务机构进入发展新阶段

2004年以后,中国旅游行业进入发展的快速通道,游(研)学旅行产品也获得迅速发展,这个过程中,游学服务机构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产品固化、散客拼团阶段。传统旅行社企业针对学生及亲子市场,设计相对固定的产品线路,如“名校励志游”“名人故居游”等产品,与大众旅游产品区分度不高,是主题旅游的一个细分市场。第二阶段:市场需求推动,包团定制阶段。随着发达地区中小学对素质教育的需求日益提升,学校、培训机构开始从丰富学生课余见闻角度,向旅行社企业提出包团定制化的游(研)学需求,游(研)学产品成为旅游业单独品类。第三阶段:政策引导,校企联动阶段。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游(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激活了行业性的发展,部分旅行社成立了独立核算的专业游(研)学旅行公司。

经过多年发展,提供游学服务的主体主要有四类:一是专业游学机构;二是旅行社企业;三是语言培训机构和留学中介机构;四是教育行政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特别是2014年3月,教育部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和学校要把游(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纳入学校课程计划”。类似政策陆续出台为游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稳定且庞大的客源,将会促进行业迎来又一个发展良机。

形成制度管理,逐步规范游学业务

因中国游学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近年各类相关企业纷纷涌现,既展示出各自的优势,也引发规范经营管理的新要求。

教育培训机构将传授、学习、体验甚至考核的过程与游学的形式有机结合,打造有特色的游学体系,能对客户形成较大影响力;旅行社对酒店和大交通有长期的资源控制能力,在吃、住、行、游等资源端具备绝对优势。从产品内容来看,教育机构的游学产品更重教育,旅行社游学产品的教育元素是其短板。而另一方面,由于旅行社已经有成规模的旅游业务链,稍加调整即可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游学路线,边际成本压力较小;培训机构则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用于规划路线、资源维护,造成培训机构游学项目费用高昂,令消费者有所顾虑。

因此,能够主动打造或融合旅行社资源优势与教育培训客源优势的专业游学机构,将在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

目前,国内游学机构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参差不齐,存在一哄而上、杂乱无章的现象。随着游(研)学旅行、出境游学与游览基地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出台,将会改变频遭诟病的行业乱象,有助于游学行业良性发展。对于标准化服务能力较强的专业研学旅游服务机构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预见,随着夏冬令营、研学旅游等国家政策不断落地,随着全社会的教育观念更加理性和开放,游(研)学旅行为主的游学行业将迎来一轮井喷式的爆发性增长,很可能成为下一个人才聚焦、资源倾注、资本聚集的新“风口”。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