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95后留学生震惊老外:中国人太厉害了!
这位98年出生的漂亮姑娘,是一条的实习生,
她叫Donna,因为害怕中考,
14岁就出逃美国……
说起留学生遭受的那些偏见,
她有一肚子话要说:
“国内的人会觉得我们都是富二代,
整天蹦迪,不学习,崇洋媚外,不爱国……
外国人对我们也有偏见,
觉得我们是书呆子,手无缚鸡之力,只会吃火锅。
我想说,这都是什么时候的老印象了,
我们95后留学生才不是这样呢!”
我们邀请了6位95后留学生,
与他们聊了聊那些偏见和真实的他们,
新一代留学生到底是怎样一副面孔?
错误印象一:中国人运动很渣?
Donna,19岁,就读于纽约大学,出国5年。
因为害怕中考,14岁去了美国,
让她没想到的是,
在国外,她面临的压力更大……
除了各种熬夜写论文之外,
她必须拿到竞技类体育的学分才能毕业。
作为一个深圳长大的南方人,她最后选择了冰球,
此前没有半点基础,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整个队伍里,只有白人。
训练初期,Donna总是在坐冷板凳,
没有上场的机会,
下了场,也总是坐在更衣室的一角,
落寞地看着比自己年长的队友们说着听不懂的话题。
训练的时候,教练满嘴的专业术语像天书,
说了七八遍,Donna也不懂,
逼得教练抓着她的头盔猛喊:
“你到底听不听得懂我在说什么!”
当时整个人就很爆炸。
“我就想证明,我一个中国人,我不比你们差。”
接下来,就进入励志篇:
哪怕是放假,Donna每天都要练上5个小时。
后来,在赛场上也无所顾忌,
折腾到骨裂,脑震荡,沉积伤……
一面要兼顾学习,一面要疯狂练冰球,
压力越来越大,
Donna一度有了轻微的忧郁症,
一个1.7米高的姑娘,瘦到了90多斤,
后来被强制性吃饭,差点被退队。
就这样反复折腾,Donna的冰球成绩越来越好。
从9年级坐冷板凳,一直到12年级,
她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中国队长!
还登上了《芝加哥日报》。
在队期间,校队拿到了高校联赛的两金两银。
错误印象二:95后留学生都是富二代?
端木雪莹,22岁,就读于巴布森学院,出国7年。
2012年,南加州大学的两位中国留学生被枪杀,
当时这个新闻在留学生圈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但是这个新闻传到国内后,
有些媒体起的标题变成了:
两名驾驶豪华汽车的富二代留学生被枪杀,
新闻下面的评论,基本也在说他们很败家……
这条新闻对端木的触动非常非常大,
她想到,自己出国后,
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你家是不是很有钱?”
她喜欢拍照,但总有人质疑她:
“你的片子出得好,一定是因为设备贵吧!”
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买设备,
从大一开始,每天除了四五个小时的课程之外,
还要花5个小时在餐厅打工。
大二那年,为了省每个月300美金房租,
与别人合租,
结果被怪脾气的房东半夜赶出门,
那时候是4月,波士顿还下着雪。
说起端木开始拍风光的原因,实在有点心酸,
因为她的性格特别内向,
在刚出国的时候,交不到什么朋友,
没法很快融入周边的环境。
她这才开始拍照,
因为这是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
端木走过了20多个国家,
在阿拉斯加为了追逐极光,
车子打滑差点冲下悬崖;
在国家公园拍银河,遇到了狼;
伊利诺伊雪地里拍星空,
冻到双手双脚没有了知觉……
为了拍到晨曦中的峭壁,差点因为涨潮回不来;
为了悉尼一个著名大桥,误闯铁轨,
被居民举报,差点被抓进警察局。
端木再也不用“费心”融入别人的圈子了,
现在基本上学校里的人都知道,
有一个中国人拍照拍得特别好,
学校任何活动都会优先邀请她去拍摄,
她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后来我跟别人交往的时候,
我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害羞,
因为我知道,他们之所以愿意跟我做朋友,
是因为我是一个值得他们来交朋友的人。”
错误印象三:学霸都是书呆子?
罗伊,22岁,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出国8年。
在去美国之前,
他看了不少美国的影视剧,
他发现,体育好的人,在学校特别受欢迎。
所以他刚到美国高中的时候,
就参加了橄榄球队,
他是队里唯一一个亚洲人。
年轻人血气方刚,
尤其是20多岁的美国小伙子,
他们都觉得学习只是一部分,
相互之间不会比谁考试分数高,
大家比的是什么?
比的是,你这个人是否会社交,
你这个人体育做得是否好。
罗伊在美国同学眼里就是一个超级学霸,
他们和他开玩笑说,
亚洲人翻译成英文是Asian,
而-sian在英语里是个词缀,意思是“某类人”,
那“Asian”就是“一直拿A的这群人”。
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就是学霸,
但仅仅是学霸而已。
刚加入橄榄球队的时候,
罗伊差不多这么瘦。
和队员一起训练的时候,总是跟不上他们,
大家都对他非常怀疑,甚至对他说:
“罗伊,你那么瘦就别练了吧,
你就跟你的中国留学生一样,
跟他们一块学习,去跟他们一块吃火锅吧!”
罗伊很不服气:
“我拿中国人学习那股劲来做,我只会做得更好。”
他每天早上6点去健身房,
参加一个小时的体能课,
不间歇地冲刺跑、硬拉、翻轮胎,
一起练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半职业运动员,时尚模特,金融精英……
运动完,大家都脱去运动服,
穿上上班穿的西装、套裙,
罗伊就穿上衬衫去上课。
下午6点下课后,罗伊又会马上去打拳击,
为了保证睡眠,10点上床睡觉,
因为第二天5点就又要起床了。
放假回国也锻炼不停,
一个暑假从150斤长到了190斤,
当然,长的都是肌肉。
开学后,橄榄球队的朋友都感觉很惊讶,
再一块做力量举,一块跑步的时候,
罗伊已经不比他们慢了。
大家都突然觉得,
原来健身这东西,人种的差异没有太大。
错误印象四:留学生都崇洋媚外?
海欢,20岁,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出国2年。
在国外,海欢经常觉得孤独,
不是那种“每逢佳节倍思亲”式的孤独,
它更抽象一些。
在一次文学课上,
美国同学问她:“你们中国有诗吗?”
海欢很兴奋,向对方介绍了李白、杜甫,
解释了很多,
但是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对方一脸懵逼。
有时候和中国朋友聚在一起玩狼人杀的时候,
外国同学也不理解,
“你们这是什么宗教仪式吗?
为什么要一会儿闭眼,一会儿睁眼,还杀人投票?”
那种孤独感便产生了。
除了孤独,很多留学生还会受到一些歧视,
海欢也经历了一次针对性事件。
在大学宿舍,每个学生会在宿舍门上,
贴上自己的姓名,
有一天,不知是谁,
把所有拼音组成的名牌都撕掉了。
重新贴上去过几次,又被重新撕下。
在留学生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起一个英文名,
这样会更方便,也更容易“融入”。
“但这件事让我们意识到,
我们的中文名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为此,海欢和其他中国留学生在Facebook上发言,
告诉大家,自己的中国名字有多美。
“我和姐姐的名字组合起来是‘欢歌’,
是一个中国的词语,象征着幸福。
我对我的亚洲朋友们所经历的事情,感到义愤填膺,
他们的名字标签,在中国新年除夕被撕掉了。
我的标签,却因为我选择的是英文名字Helen,
而幸免于难,
但无论如何,我更自豪地称自己为‘海欢’。
犯下这种错事的人,
应该为自己的浅薄而感到羞愧。”
有外国人在她的帖子下留言说,
“其实中文名字很好听,富有含义,为什么不用呢?”
错误印象五:留学生想融入老外圈子?
Bowen,22岁,就读于纽约大学,出国11年。
母亲为了他放弃很多,陪他在加拿大求学。
他看到很多在国外的中国家庭,
原本父母都是教授或者医生这种非常好的职业,
但来到加拿大,只能在街边卖毛巾,刷碗,
就是为了陪伴孩子求学。
“中国人最在乎的就是教育,
父母能够把房子卖了,去供孩子去国外读书,
我不相信国外很多家庭做得到。”
当我们问他,融入国外的环境是否困难的时候,
他说:“我觉得他们正在被我们中国人改变,
我们学校有50%都是中国人,
学校最强的两个体育项目,
一个是乒乓球,二是羽毛球,
根本不存在我们要融入老外圈子的问题,
而是,老外想融入中国人的圈子!”
今年的4月份,
Bowen和朋友在曼哈顿,
举办了当天最大的一个活动,
这场派对的目的是,
把在纽约的中国留学生聚集在一起,
哪怕不在家,不在祖国,
也可以团结起来,有更大的力量。
错误印象六:留学生都不愿回国?
尚立,20岁,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出国5年。
他平时特别少发朋友圈,
但是一旦发了,就都是出去吃喝玩乐,旅游的照片,
以致于国内的朋友都以为他在外面挺轻松。
事实并非如此,他曾经因为学习上的压力,
眉毛掉了一块,半年后才长出来……
刚到美国的时候,
他感觉美国一切都是美好的,比中国发达、先进,
这次尚立回国,
他觉得自己真的有点落后了。
满街都是开电瓶车的外卖员,
满地都是共享自行车,
这让他特别特别惊讶,
因为这样的场景在国外真的从来没有见过。
尚立当时问了一下朋友,
朋友让他猜猜国内一个送外卖的人,
一天会送多少单,
尚立对照了国外的外卖软件,
觉得他们一天最多就送个十几单吧。
然后他朋友说,一天大概送60多单的外卖,
真的被吓到了!
尚立感慨地说:
“留学生学成回国发展,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没有人脉资源,
也不太了解国内的发展情况。”
所以今年6月,他和几个同学联合举办了
第二届康奈尔大学北京峰会。
想让国内外的学生多了解彼此,
更是让常年在外的留学生多了解国内的情况,
更接地气。
国内的同学,包括尚立的父母,
会经常问他,以后到底回不回来?
“我想毕业之后就马上回来,
因为觉得国内有更多机会,
更多发展的空间。
而且我的父母也在广州,
所以我也想早点回来陪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