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国内媒体报道了一个新闻:环卫工夫妇月薪6000元,供女儿出国留学。
资阿姨,47岁,湖南人。2000年,资阿姨夫妻二人离开湖南老家,到广州打拼,当上环卫工。两人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只为给两个孩子更好的未来。
夫妻二人每月工资加起来有6000多元。除却房屋水电吃饭等基本生活花销,攒下的钱最多只有三分之二。
为了省钱,资阿姨已十多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女儿小莉目前已在澳洲留学3年。尽管小莉获得了国外大学的奖学金,免了学费,但在外留学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年年末,家里都会给小莉汇去一笔钱,而懂事的小莉自己也在勤工俭学。为了省去不必要的开支,这三年,小莉始终没有回过家。“现在(工作)就是为了女儿了”,资阿姨说。这么多年,外出打工的不易让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支持孩子们读书,这样他们就不会像我们这么苦了。”
这原本是个"歌颂伟大母亲”的新闻,但在一些人眼中,这个考7次雅思出国的小莉,才是重点。
有匿名知乎网友“不赞同这个女生”,并质问:
英语的学习,努力和回报是成正比的。为什么不好好备考雅思,为什么要考7次?
母亲十年不买新衣,做的又是重体力活,就算父母为了女儿全然不在乎,难道就不会有一点点的心疼?
在澳洲读个语言硕士能有多少效益?体验人生也不应该建立在父母的艰辛上。
没觉得这个女孩子励志,只看到了盲目、自私,以及对语言没有天赋。
然而,对社会阶级看得更加通透的知乎网友@刘易杰,却这么分析道:
你看,新闻里这姑娘,在很多人眼里,社会估值有限,爹妈都是环卫工人,家庭条件就不好,湛江大学英语系,看来也不是学霸,考了7次才6.5,更是说明问题。
这种姑娘,在这些“社会估值人”眼里的“本分”定位,就跟“出国”没一点关系,在他们看来,这姑娘最好的路径就是认了命,赶紧找个工作,基本也就是柜台销售商场导购,最多也就是个办公室小文员,然后二十多岁找个人嫁了...
如果这姑娘选了这条路,这就不叫“败家”了?
但是,你无法否认的是,通过这一家子的投入,她在这个社会丛林里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更强了,跳出了环卫工家庭的“社会估值”的上限。
如果越来越多的这样的底层家庭,出身贫寒的孩子这么拼,哪怕真成功的只有小部分,也足够让这些小白领们沾沾自喜的那点儿优越感迅速贬值,这才触及了他们心里最大的恐慌。
---------短小精悍的分割线---------
边缘君看到这里,心里咯噔了一下。
扪心自问,出国留学的你们,是不是有意无意地提升了自己的社会阶层?
但是,当你们看到一个原本社会阶层比自己低的同学,拿到了比你高的GPA,拿到了比你更好的实习机会,最终拿到了你梦寐以求的名企offer时,你会恐慌么?
在学校里,大家在表面上都是平等的,形成了一个封闭的comfort zone,乐趣平分,资源共享,走既定的路。
但是,总有人会去跳出这个comfort zone,探索更多的乐趣,寻找更多的资源,走不一样的路。
边缘君回想了一下当初留学的初衷,不就是“stay out of comfort zone”么?
真的差点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