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在国外过着怎样生活?

Wed Dec 12 2018 11:26:21 GMT-0800 (Pacific Standard Time)

cover

前言

在中国,

人们对于富豪家的孩子,

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富二代”。

在一个两极分化、贫穷依然普遍的社会,说起行事奢侈的“富二代”,常会轻易引发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反应——从潜意识里的羡慕,到举手投足间表现出的不屑,以及最终可能呈现的某种敌意。

图片

(真人秀《公主我最大》中的女孩 图片来源:The New Yorker)

有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富豪移民总数居全球第二。

而在过去的十年内,中国总共有超过九万位富豪移民,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这些富豪的子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富二代”。

他们从小享受着优渥的家庭条件,轻松拥有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财富,当这些孩子在小小年纪被父母送到海外留学,也常常被认为在国外挥霍无度、纸醉金迷、高调奢华。

但现实生活中的他们,是否又真的如媒体宣传中那样“不堪”呢?

1苦行僧般学习,这就是精英的代价

来自北京的小可,就读于美国达拉斯私立女子学校Hockaday School。

该校成立于1913年,招收学前至12年级的学生,是美国最顶尖的私立女子学校之一,美国总统布什家族的三位女性也都是从这里毕业。

图片

Hockaday School作为美国最大的全日制寄宿女校,长期以来在全美女子中学里排名第一,而在一流的教学水平之下,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也可想而知。

学校里的每一位学生都非常用功,在这种环境下,小可形容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像打仗一样”。

晚上学习到12点后,早晨5点又匆忙起床,背单词、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同时预习当天的课程。

图片

一天24小时中,除了留给睡觉的几小时,其他时间都在学习。

学校里,老师会把一周所要做的事情满满当当地写在过道的一处白板上,提醒同学们每天的日程,在校的9年时间里,小可装满了各种苦行僧般的学习记忆。

图片

由于睡眠时间太少,她和同学会在“真是累得不行”的时候,去学校医务室那儿申请,才得以在护士安排的病房里,稍微打盹一个多小时,然后继续起来上课和学习。

也是因为缺乏睡眠的缘故,常年坐着学习的小可腰非常不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因为腰痛而根本无法坐在椅子上,只能跪在地上听课。

图片

而对女儿几年来所承受的辛苦,小可的妈妈丁颖却全然不以为意。

丁颖非常明白女儿独自在异国求学的不容易,但她认为一切苦难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孩子就要受委屈,她如果不受委屈的话,她不可能长大的”,说这些话的时候,这位企业家母亲的脸上没有任何犹豫。

图片

和小可的妈妈一样,这所学校里中国学生的父母,大多都是成功的企业家,每年支付着超过五万五千美金的费用,供孩子在这里学习。

在这所私立女校中,寄宿生占百分之十几,其中四成来自于中国。

图片

(毕业典礼到了,女孩子们在讨论谁买到的礼帽可以更便宜些)

丁颖一方面肯定了“现在的学习压力确实很大很大”。

同时也坚定地说:“如果你要成为这个社会的精英,一定是要付出这样的努力。身体上的损伤,给予及时的治疗就可以了。”

图片

虽然在学业上对女儿十分严苛,但在生活上,妈妈则提供了最坚强的后盾。

虽然两个双胞胎女儿平时都住在学校,但为了照顾两个女儿,丁颖在学校对面买了幢豪宅,并找了专人来照顾她们,让女儿们周末回家休息。

图片

(小可的妈妈从北京飞来,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

经历过“腰伤事件”后,小可也在妈妈的提醒下,更加注重日常的锻炼。

小可是校队的击剑运动员,除了参加学校的击剑课,她还会定期去教练的击剑馆练习。不断积累的运动过程,让小可意识到“人的忍耐度会变得很好,做什么事情都更有恒心一点”。

图片

在体育锻炼中收获的心得,也让小可在日常生活里受益。连续四年,她都坚持去当地一家养老院做志愿者,面对那里90岁甚至100多岁的老人,有些无法说话、无法行动,有些皮肤溃烂。

小可学会了在坚持中,从刚开始的“心里不能承受”,转变为持之以恒的付出。

图片

她还曾到秘鲁帮当地人挖水渠、建图书馆。

在北京一所听障学校当助教,每天用很大的声音说话,一天工作六小时。

和姐姐四处筹款,迎接西藏孤儿来北京参观。那段时间,她每天早上6点出门,晚上10点多回家,在北京走十几个小时,累得筋疲力尽,却在吃饭的时候不敢吃太多,害怕点的菜不够孩子们吃。

图片

一个月下来,就瘦了十几斤。

旅途中,有孩子倚着小可的肩膀睡着了,她就这样一动不动地让那个孩子靠了五个小时。

孜孜不倦的付出,只是因为想要“在有限而短暂的时间内,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爱。”

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来的公益经历,再加上在学校常年组织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小可获得了很大的启发,希望把慈善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图片

拍摄团队跟拍小可的当天,正值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同学们都在为毕业典礼而忙碌着,这是这群孩子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

当天出席的小可非常美丽优雅,拍摄当天,小可提前提醒摄制组“不要靠近拍摄”,因为一些“富二代”同学并不想被拍到。

图片

这些美丽的姑娘,身后大多有着“非富即贵”的家庭背景。

但是在小可看来,如今的她们其实是一群有着相同价值观的女孩。

和媒体中所渲染的“富豪女”形象不同,这些女孩子并不热衷于炫富,还会在毕业典礼前夕,因为谁买到了便宜又好的礼帽(女生们穿着同样的礼服,礼帽是她们之间唯一的区别)而开心。

图片

这些女孩并不在意“富二代”的标签,她们一方面具备了较高的学习能力、素质和修养,同时也毫不热衷无意义的“过度社交”。

提到媒体呈现的“富二代”形象,小可说自己也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些有钱人挥霍无度、买车飙车的故事,那些人让她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她见过的身边有钱人没有一个是这样的。

“大家都是特别善良、特别好,不停地在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图片

2从醉生梦死的浪子到游戏奇才

当然,小可口中不停挥霍的富二代,并非不存在,多年前的Rudy就是其中之一,但几年时间却让Rudy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从一个醉生梦死的浪子到开办“生而不凡”俱乐部,尽享奢华;再到一朝幡然醒悟,休学创业,创办手游开发公司。他玩过别人所不能玩的,也做过别人所不敢做的,这样一个有想法、有胆识的年轻人,几乎刷新了人们对“富二代”的认知。

图片

几年前,就读于南加大工商管理系的他,因为不满于白人富二代组成的兄弟会,在2014年创建了风靡全美富二代圈子的俱乐部——“生而不凡(Prime Union)”,以求对抗对华人学生有歧视的、欧美学生主办的兄弟会。

即使现如今搜索这个俱乐部,还有大量的媒体报道存在。

创立伊始,俱乐部的口号是“in your blood”,表达的是“你流着炎黄子孙的血液,所以你生而不平凡”的呼吁。大家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背景,在美国也有共同的归属感,不再需要融入别人,因为我们就是自己。

图片

用这个组织,Rudy想要告诉和他一起的华人们:如果你无法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圈,“兄弟会”不带你玩,那我们亚洲人可以在一起抱团,一起去享受那些主流文化圈的权利。

这个俱乐部的会费是一年两万美金,几乎网罗了所有年轻富有的在美华人。

在Rudy看来,“玩”正是他们这群人的刚需。

图片

很快,这个组织的成员由南加大的富二代扩展到全美有钱的年轻华人,由于规模越来越大,当时这个组织在华人圈里红极一时。

作为每年两万美元高昂会费的回报,Rudy曾组织会员租私人飞机到拉斯维加斯狂欢,在好莱坞山租别墅,并炫耀各自的豪车,以及参加无穷无尽的派对。

“去餐厅不需预定,去看比赛永远坐第一排,你开一万美金的酒我就要开一万五的,炫耀豪车美女就是日常。”

图片

回顾Rudy的成长经历,这个出生于苏州的男孩,自小家境优渥。

他的父母在互联网创业的浪潮中,不失时机地投身于网络棋牌游戏的创业之中,迅速积累了财富,但致富的代价,则是儿子从小度过了一个孤独的童年。

14岁的时候,Rudy被父母送到美国。从高中到大学,他衣食无忧,学业也有长足进步。在洛杉矶的纽波特海滩,Rudy独自一人住在五百多平米的豪宅里。

但浮夸的生活给这些“富二代”带来的却是无尽的空虚和疲惫。后来,Rudy决定退出“生而不凡”,开始创业。

图片

Rudy从学校申请了休学,因为南加大创业休学的学生很多,校方不仅习以为常,还投给了他一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再加上父母给的10万美金,Rudy的创业之旅就此开始了。

“我并不想变成那样,而且我们看到了,作为这一代人,其实有更多的一个出路。就是说,花在娱乐、花在购物上的这些钱,其实很大一部分可以用于创造更多的价值。”

Rudy一边对过往的浪子经历进行着总结,同时将自己所学和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他没日没夜地为公司业务而忙碌,飞速成长为一个摸索中的企业经营者。

图片

经营公司让这个昔日浪子改头换面,眼下 Rudy的野心是以一款研发中的结合虚拟现实、视频直播、网游和社交的手游产品进军中国市场。

而杭州,将成为他梦想起飞的地方。

在他看来,富二代作为一群有独特优势的人,“应该去想怎样利用我们所有的优势,而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3从学渣到学霸,一路蜕变

在中国富豪聚居的加拿大温哥华,曾经拍摄过一档名为《公主我最大》的富二代真人秀,呈现了6名年轻中国女孩奢侈而又引人侧目的生活。

节目上,这些女孩疯狂花钱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却假装对其他人的炫耀不屑一顾。

而在每次等待录制的间隙,女孩们就会以一种法官般的细致审视着彼此的外套和配饰,她们对待彼此既热情友好又暗藏竞争,仿佛这种持续消费的生活方式在她们之间培养出了某种亲密。

图片

节目中呈现的女孩形象,像极了接下来的这位女主人公几年前的状态。

女孩路潞还在读高中,2012年底来到美国当交换生,2013年年初正式来美国上学,现在就读于波士顿剑桥文理中学。

图片

在这所她自己选择的学校,路潞最看重的是单人间宿舍。学校位于波士顿郊区,离市区一个小时车程。

路潞的父亲在深圳经营电子行业公司,妈妈在银行工作,从小父母白手起家,就对女儿疏于照顾,将她寄养到爷爷奶奶家。路潞和父母也比较疏离。

因为家人不太认同国内的应试教育,就计划着送女儿出国念书。

图片

出国前,年幼的路潞对海外生活并没有太多了解,但想到国外的学习生活一定非常美好,可以“天天办派对,不用怎么学习,作业少、考试少”,于是便答应了。

来到美国后,路潞和家人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远在中国的父母对女儿的关心方式也只是“打钱,然后打钱发红包,就这个样子的”。

在新的环境下,路潞先在洛杉矶一家天主教会学校学习,但正值青春期的她不爱学习,远在中国的父母又疏于管教,此时的她变得愈发放纵。

图片

路潞所在的学校大概有35%的学生是中国人,一个中国学生的学费加上住宿费,一学年大约是6万美金。但在学校里,路潞说自己并不爱学习,“只要胆子大,天天都是假”,最后因为缺勤过多被学校退学。

和很多“富二代”一样,路潞生活奢侈,出手阔绰。

周末会和同学去波士顿最繁华的高档购物区——保诚中心购物。买衣服包包要买贵的,“一万以下的衣服不穿”,“什么限量、什么贵,就穿什么”。对于路潞的高消费,父母也并未多加干预。

图片

“周末大家就撒欢地玩去了。出去吃饭,进城去玩,出去打游戏,出去买东西,打麻将,打牌,直接就在家里睡一天。可潇洒了你知道吗?最奢侈的就是包派对车出去,派对车跟我们跟一天,我们说哪就去哪。很长能坐16个人,就非常奢侈。”

“最多的时候,就不算双肩包,就光算斜背包和那种手包,30来个是得有的。”

图片

因为一次吵架,叛逆的路潞在电话里和爸爸大吵了两小时后就甩了电话,气愤不已的爸爸断了她两个月生活费。

此时,不得不自己挣钱的路潞终于懂得了父母挣钱的不易,也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生活方式。

她开始自己做代购、做责任编辑挣零花钱。“我爸妈这一代就是努力了这么半辈子,不可能都败在我青春正好的时候,万一我中年的时候,我刚好把它给败完了。”

进入了现在的波士顿剑桥文理中学后,路潞交了一个男朋友。虽然男友在国内也是富二代,但和路潞不同,不仅学习非常刻苦,而且还自己写程序、卖软件。

图片

在路潞的男友看来,国内的朋友认为在国外读书非常好混,但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因为学业压力太大,他在去年就靠磕咖啡因熬过来,“200毫克一片的咖啡因,一天要磕三四片”。

在男友的影响下,路潞也成长了不少。

现如今,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每天背三四十斤的书包上学,做题,一刻不得闲。

图片

每天学习积累下来的笔记本数量之多,被路潞形容为“每天死一棵树”。

因为洛杉矶被退学的经历,现如今的路潞对待学习再也不敢怠慢,还收获了几乎全A成绩的回报,和父母的关系也渐渐缓和。

图片

长大之后,路潞更能明白家人的责任和担忧,并且开始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图景,在不断努力中,她希望未来能在波士顿大学学法学,以后进入哈佛或是哥大法学院深造。

从刚来美国、无心学业,总是给父母添麻烦的学渣,到全A学霸,这个“富二代”女孩就这么一路成长和蜕变着。

图片

富人始终是人们关心和注目的话题,在全世界都不例外。每每有一两例富二代奢华行事的事情发生,必然会吸引媒体疯狂的报道与转载。

但我们不应忘了,在这个世界上,在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角落,还有许多家世优异、但从未停止勤奋拼搏的“富二代”。

这些从出生就胜人一筹的孩子,正在世人庸庸碌碌地吐槽、取笑和鄙视之时,埋头拼命奔跑着。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