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S新屋装修,一起去逛家具店。在去往的路上,S说:“在我们B校宿舍附近哦,想不想一会儿回去看一眼。”
这一不经意间的提起,勾起了我们对这个宿舍楼模糊又清晰的记忆。于我来说,模糊因为它遥远且短暂;清晰,因为这是我多伦多留学生活的开始。
告别故乡 爸爸:如果不想去了 我们就回家
2007年6月4日,北京机场,爸爸最后一次问我,“如果不想去了,我们就回家,现在还来得及。”妈妈随着这一声挽留,已经红了眼眶。我毅然决然的转身说拜拜,不知是想到了留下来要面临的高考,还是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离开爸妈和家。如果真有传说中的五维、六维空间,我真想知道当时我说那我们回家吧,现在的我会是怎样。
我并不是一个人,同行的小伙伴E,是我的高一同学。我们本来是中加合作实验班,该在高三学年的时候,集体飞去加拿大留学读预科,然后考大学在异国他乡登上人生巅峰。未曾想高二的时候,校方通知我们家长,加拿大合作的学校倒闭了。于是我们各寻出路,有的留校转普通班继续接受苦逼的应试教育;有的转校去了别的国际学校、国际项目;还有的去了大连的知名国际学校。哦,对了,其实我们班自始至终总共就20几个人,算上所有来过、走过、自我介绍过的,一共才43个。无限的未知,无数的变动,到最后鸟无音信的也有那么几个;还剩下能抱起团的,也就是我们5个直接找了留学中介,前往枫叶国继续读高中的。
留学签证的原因,6月4日加航前往的只有我和E。(在那个时候,北京直飞多伦多的航班应该是还只有加航,那个时候汇率是1比6-7左右,机票也想都不敢想能低到现在的600刀400刀。)满心期待和向往的坐在候机厅里,两个孩子还在研究怎么连机场Wi-Fi,结果直接被告知飞机晚点5个小时。这是出师不利,还是好事多磨呢?
初到多伦多:感慨万千
记不清几部电影还是电视剧还有游戏过后,终于到达多伦多。一脸疲惫的飞机落地-紧张到不能自拔的入境-吓死人不偿命的移民局-等啊等啊等的行李。顺便,在那个时候,机场的行李车还要收费两刀。还好,受人诟病的多伦多皮尔逊国际的机场行李手推车收费制度终于寿终正寝了!
行李,说到这两个字我就突然很想笑。当时的行李,现在想来感觉自己像是新移民搬家登陆:被子、小枕头、床品、转换插头(去英国夏令营之后,以为出国就要带转换插头);我甚至带了一个电熨斗!没错,电熨斗,这个9年来应该是一次没用过但是弃之可惜,我无数次搬家的累赘玩意!还有,那一件,礼服。留学中介在告知我们需要带的东西中,郑重其事的说了这个东西――礼服:国外有很多party啊event啊,还有正式场合下都需要。我的天哪!这么严肃,那么,礼服,是什么样子的?!于是3个男生倒是定做了西装皮鞋,我妈在商场,给我买了一件,我至今都没有穿过的米白色欧根纱华丽礼服。天知道混沌在华人世界的小留学生直到结婚,才有机会穿上礼服,而那一件,早已经过时到上世纪了。天知道在我们限量两件行李里,都塞了些什么我妈认为我需要,而我一次都没用到过的宝贝,带着他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
扯远了。跟着E推着行李出了那道玻璃门,看见了一周未见、甚是想念的T。他最先拿到签证,于是早我们就已经到达,因为已经是深夜没课程安排,于是跟着宿管老师一起来机场接我们。一个熟识的人来接机,就对多伦多倍感亲切了。在中加班的一段日子里,我跟E、T、J的关系都是好到放学一起走半小时,再分别坐公车各回各家的那种“铁磁儿”。谁要问我为什么出国?我应该会说,因为出国对我来说,就是和玩的来的小伙伴们一起远离家乡,浪迹天涯吧。想一想这理由,也是觉得潇洒的不行,幼稚的不行。
又扯远了。从机场没走多远感觉就到了宿舍,一路上还感觉自己在天上飞,有点飘飘的。当时还感觉,哦?学校离机场好近啊,多伦多也没多大吧。别说在北京、上海的机场到市区要开多久车了,就在我们二、三线城市,开半小时车到家也不少的。
我注意你很久了 交个朋友吧?
我还记得宿管阿姨很温和,她叫Nancy,这导致我后来认识的任何一个叫Nancy的小姑娘我都不忍直听,总觉得那是有年代的名字。Nancy让我们电话国内的家人报平安,然后就领我们去了宿舍。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还给我们分别留了一份晚餐,因为我们本该是5小时之前到了,在宿舍跟同学们一起晚餐的。这一点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很温暖。
501,我的房间,5楼电梯门口第一间。男女同住一层楼,不同层,但随便串门。OMG,简直跟美剧里的大学生宿舍差不多,甚至更开放。2m乘5m的私人空间里,一边是一张twin size的床,另一边是嵌入式的衣橱+一个洗漱池+书桌/工作台。厕所、洗澡间、洗衣房都是公共的,所一个私人专享洗漱池,瞬间增加了这个人生中第一个宿舍对我无限的好感度。想起国内“听说”来的大学里4人间、6人间甚至8人间宿舍,这个校舍从我进去的第一眼,感觉就是天堂。
然而这一切的美梦在我当晚第一次去卫生间/洗澡间就幻灭了一大半。5楼因为是女生楼层,自然而然唯一的一间厕所该是女厕,洗浴间也就是从厕所进去的内间。但是,一个男同鞋从5楼厕所进出这种事情并不罕见,还好,还好,还好女厕都是隔间!!!可是洗香香从浴室进出,在必经的女厕遇到男生这种事情。我还是不要再去想象了。那些泛黄脱落开裂的墙壁,年代感十足的水锈,让我才醒悟过来,并且时刻提醒着我,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贵族单间校舍。
住校对我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说实话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记得上厕所要自己带手纸,是的,校舍的卫生间时而会没有手纸。很多次我都洗澡发现忘带了洗发膏、护发素或是沐浴露。又或者是洗完了澡,发现忘带了换的干净衣服(我不说睡衣,因为搞不好出来厕所就遇到男生了好嘛!)然后再穿着脏衣服回到房间里换。不过想来这短暂的宿舍经历,给我后来合租房、共用卫生间和厨房的日子,养成了不少好习惯。
来敲门的几个人,还记得其中四个男生自称F4。是的,那个时候在哪个集体或是学校,能没有个F4呢?每层楼都有一个Party Room,有一些已经搬出去的老生,偶尔周末会提着啤酒小吃回来,跟宿舍的伙伴们一起喝酒、打牌,玩玩闹闹,在谁的单人床上凑合一宿,或是爽一番。“真心话大冒险”从那个我还不被允许喝酒的年纪玩到现在,也都还没有过时。我们也会乘着大冒险,撮合谁和谁,或者看谁谁的好戏。在那些个最最无忧无虑的日子里,放肆美好。
忘了说,那个时候我们的圈子好像就是宿舍楼-校车-学校-校车-宿舍楼。学校和宿舍之间的校车,早晚都要坐40分钟左右。刚去就有学姐提醒说,放学一定要赶着校车回来,不然如果自己回宿舍,坐公车转地铁再转两趟公车还要再走10几分钟,要差不多1个半小时,更别说走错路坐错车;而且不要晚上一个女生单独回来,宿舍这块不安全。现在才知道,那块的确不安全,而学校,真的很远。难怪从机场到宿舍那么近。在那个时候老师组织坐TTC去Downtown看《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首映,再加上学生多不好控制,应该是要将近1个小时。(那个时候真是的叫“看”电影,因为除了音效根本听不懂。)去Wonderland,感觉也是按小时算,像是去了另一个城市。可现在想来一个人,开车往返的Downtown,路过看到高低起伏的过山车,却总是觉得一个人的路程,更远、更长了。
无处可去没有太多娱乐活动的周末,我们偶尔会在空荡荡的阶梯教室前的讲台上打羽毛球,会在校舍后的空地上打篮球踢足球。少年不可无音乐,我们也会心血来潮组个乐队,跋山涉水从宿舍坐车去China town,再一路用蹩脚的英语边问边找去Queen街的乐器店,T买了吉他、E买了贝斯,J买了键盘。然后在宿舍一楼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一个五音不全的迷妹兼后勤,看着三个玩音乐的少年,一切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美好的不像样子。
偶尔,我们也会聚在某个同学的10�O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看无数个鬼片。女生吓得尖叫,男生被女生的尖叫声吓到,偶尔听某一位脑洞大开的同鞋讲在宿舍楼的那里遇到过什么灵异事件。。。然后再说些有的没的互相吓唬着、坐着、靠着睡过去,被坐麻了的腿,压麻了的胳膊痛醒,然后纷纷离去各回各屋。
住宿舍自然是少不了吃食堂,身为一个吃醋、辣子长大的北方孩子,遇到了广东夫妇承包的食堂,简直就像是逼一个肉食动物去当和尚,了然无味。。。那感觉就像是3个月你都在food court吃同一家中餐,从早到晚一日三餐。跟同学聊起那段时光,好像大多数人提到的都是食堂。一个老友回复说,我只对食堂老板的香油炒饭印象深刻,还有一次T同鞋吃不下他们做的饭,拿了一瓶老干妈配着一碗白饭吃完了,看着真让人心疼。T回复一个大便表情,“而且每次做的炒笋尖都是臭的”。也许有人也知道,老板娘后来还去学了营养学的课程;也许还有人记得,老板娘给盛的饭菜永远比老板多。可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几年之后的我们,都烧的一手好菜,自己果腹也好,招待朋友也好,男女个个都是小能手。T还是坚持说,破学校一点留恋都没有,估计主要是被网速和饭菜虐得够呛。只是我现在想起来,一日三餐定时定点,和小伙伴们一起吃食堂再也不复返的日子,还是有些许怀念的。
十周年 我们一起回去看看可好?
斗转星移,多少年之后,记忆模糊之后,我们无法抹去的,也许就是我们同样的开户行地址?!没错,B校几年前就已经搬家了,老宿舍也在我们入住3个月后就易主,这次偶然回去才发现办了个欣欣向荣的新学校。作为B校住过老宿舍的学生,想必到现在没有变的,就是你们都懂的:250 Wincott Drive。但没错,我google实景了一下,这家分行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没有了。
“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世界还有诗和远方。”对于不会作诗又念旧的我来说,世界还有过去的无限回忆。J回复我说,下次一起回去玩。是啊,“回去看看”这话,从我们毕业,到有车,有房,有伴有家甚至有孩子,说了好久,好久。S现在的伴儿竟也是出自B校,在宿舍住了很久,所以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才在一片陌生中,找得到回去的路。记忆中对面路边的樱桃树,却已经不在。时过境迁,多伦多就像当年我们的中加班,陆续加入我们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当然我们也在陆续送走回流的、想留留不下来的朋友们。但还好,我们5个还都在这里,未完待续,越来越好。我亲爱的校友们,10年的时候,我们相约,一起回去看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