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的公开赛时代,除了李娜,实事求是地说,中国鲜少能出现别的网球超级巨星了。
如今,距离李娜澳网夺冠已经过去整整十年。江湖十年梦,今朝纵马行,如新闻报道的那样,就在今天,一个21岁的小姑娘磨刀霍霍,吹响了澳网决赛冲锋的号角。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叫郑钦文的小姑娘,并未能创造历史。
一直以来,郑钦文的网球之路,走得相对顺遂,就像那句“横扫千军如卷席”。她缺少一次让世人见证的失败,因为现在的失败,背后蕴含着未来的更大的成功。
顶级运动员往往百年不遇。因为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天赋和勤奋,还需要他们足够幸运,以及背后的家庭要足够殷实。
某种意义上,郑钦文就是一个“幸运儿”。她的父亲郑建坪曾经是专业的田径运动员,郑钦文不但遗传了良好的体育基因,还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
老话说得好,“能走着就不站着,能站着就不坐着。”真正践行这句话的人并不多,小时候的郑钦文甚至超额完成了这句俗话,打小出门她宁愿跑步前进,也不愿坐车去目的地。
● 李娜和郑钦文
● 郑钦文童年照
父亲觉得女儿是个“好苗子”,于是决定让她尝试一下真正的体育。父亲带女儿玩过篮球、排球、跑步等项目,但最终,郑钦文的表现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2008年奥运会时,郑建坪带着6岁的女儿,千里迢迢到首都看比赛。他们看了很多个项目,直到某一场网球比赛进行时,郑钦文忽然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她彻底迷上了这项运动。
回到家后,郑钦文还嚷嚷着打网球,虽然当时网球在中国的地位并不算高,父亲依旧决定满足孩子的愿望。
● 郑钦文一家
6岁的郑钦文有点婴儿肥,但胜在个子高、手臂长,用教练的话说就是“很有冠军相”。
一开始他们还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伴随女儿的进步,郑建坪意识到,应该让郑钦文接受更高水平的训练。
于是他们来到了省城武汉,等到了那里,郑钦文发现尖子生很多,自己显得不那么出类拔萃了,但别人的优秀反而激发了她内心的斗志。
老师每次布置完任务,别的小朋友或是偷懒或者压线完成,郑钦文不但实打实地完成,她还偷偷地加练。
夜以继日的艰辛训练,换来的是大踏步的超越。经过几年学习,郑钦文终于成为学校的翘楚,她的父亲和教练一致决定,要让她接受更全面的训练。
2011年,不到10岁的郑钦文拜师余丽桥——此人正是网球巨星李娜的恩师,余丽桥以脾气火爆、风格强硬著称,是个令李娜都心生畏惧的“猛人”。
郑钦文拜师余丽桥的这一年,李娜第一次拿到大满贯冠军。师姐的成功彻底激发了郑钦文的斗志。
余丽桥对球员的要求总是特别高,但她发觉郑钦文“不像别的孩子那么老实”。
余丽桥回忆说:“如果两个人一组打20个球,她会偷偷地打到30个才跟人交换,总是想尽办法多练。”
● 郑钦文和队友一起训练(左二为郑钦文)
多练的好处渐渐显现出来了。郑钦文12岁时,她的发球速度已经达到169公里/小时(女子发球时速的世界纪录约为210公里/小时)。这个成绩放在全国同龄选手中,几乎就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2014年,年仅12岁的郑钦文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12岁组别的比赛,她一举获得女子网球赛事单、双打两项冠军。她也因此也成为十堰建市以来全国网球赛事冠军第一人。
● 郑钦文代表十堰市参加比赛
郑建坪多少有点好奇,在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女儿,放在国际同年龄段,究竟算什么样的段位。
光说不练假把式。他于是悄悄带着女儿去美国参加了一些比赛,结果也不出他所料,郑钦文就像是一块金子,放在哪里都能闪闪发光。
父亲因此下定决心,要用更全面更专业的训练,再次磨砺、锻炼女儿。
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郑建坪被匠心之轮网球学校录取,师从卡洛斯教练。卡洛斯亦是网球名将李娜的恩师。
用李娜的话说,“卡洛斯教练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跟着卡洛斯训练了四年,郑钦文则出现脱胎换骨的变化:她由一个天赋型选手,逐渐成长为一个技术全面的成熟选手。
师从卡洛斯的几年,郑钦文不停地征战全国乃至欧美,也取得过很亮眼的成绩。女儿的进步,让郑建坪有了下更大一步棋的打算:他决定让女儿征战世界网坛。
● 郑钦文获得法网青少年四强
出征海外之前,首先需要组建一个团队,再确切点说,重中之重要找一个好的教练。物色来物色去,郑建坪联系上了佩雷·里巴。彼时,同是网球运动员的佩雷·里巴刚刚退役,和另一名运动员的合作提前结束,正处于“找工作”的状态。
佩雷·里巴的最高世界排名达到第69位,显然,是一个经验非常老到的运动员。随着深入而细致的交流,他也渐渐看出郑钦文身上的优点以及缺陷。
● 郑钦文和佩雷·里巴
郑钦文是一个基本功扎实,进攻欲望非常强烈的力量型选手,但缺点也在于此,她不善于控制自己的力量。“你从小就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调整细节,另外就是保持谦逊,保持住那种渴望胜利的‘饥饿感’。” 佩雷·里巴如是告诉他们。
在老师的指导下,郑钦文的进步堪称神速,表现在比赛当中,她的排名也是“嗖嗖”地往上蹿。后来,郑钦文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将自己的世界排名提升600位,跻身于世界前50名之列,她因此又被称为“火箭女孩”。
就在刚刚,“火箭女孩”以0-2不敌卫冕冠军萨巴伦卡,屈居亚军。
竞技运动一定是要分出胜负的,但有时候的确很难预料谁胜谁负,有人因此说,体育的魅力就是随机性和偶然性。
虽然被称作“火箭女孩”,郑钦文当然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
曾几何时,各大媒体纷纷以简洁而凌厉的词汇,报道郑钦文的突破与成绩:“挺进16强”“杀入四强”“闯入决赛”……
但挺进十六强不意味着成为八强,杀进四强不代表能进入半决赛,闯入决赛也不意味着问鼎冠军……那些漂亮的标题的后续,有可能是黯淡与失望。
时间回到2022年。彼时,郑钦文已经开始在海外打球,但那时的她整个团队只有四个人:郑钦文的妈妈、一名体能师、一名康复师,以及教练佩雷·里巴先生。
坦率地说,这样的阵容是十分寒酸的。比如佩雷·里巴,除了负责训练和比赛计划,还要管理她的饮食安排。
阵容寒酸的原因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网球比赛曾经一度中断,她的收入也就变得没有保证。后来,当终于可以打比赛时,为了保证健康,他们不选择公共交通,而是自己开车来回。
她想用一次次的胜利来感谢团队的辛苦与付出。2022年3月,她第一次杀入国际女子网球比赛的正赛,结果,在决胜盘4-1领先的局面下,连丢五局,最后惜败给了对手。
比赛结束后,郑钦文给爸爸打电话,哭得稀里哗啦,言辞间则是充满了自责:
“如果我再努力一点,如果我再拼命一点,结果就不会这样了。”
父亲跟她说了很多,告诉她“打球要冷静”,要懂得永远拼搏的道理。
但事实上,即便再冷静的球员也有不冷静的时候,就一个运动员来说,比赛的胜利是偶然的,失利则是必然的。
胜利是一顶王冠、是一株玫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欲握玫瑰,必承其伤。
21岁的郑钦文,未来可期。
a
人才倍出的中国, 天分加努力, 才能出人頭地!
- [29] (2024-01-28 22:09:44)
(无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