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App 已上线
点我下载

生三胎?为什么身在美国 华人也犹豫?

Fri Jun 04 2021 13:57:08 GMT-0700 (Pacific Daylight Time)

cover

上周,我们讨论了出生率下降对美国移民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而同样面临人口萎缩挑战的非移民国家中国,已经雷厉风行推出了应对政策——放开“三孩”。

“三孩”政策是否真能逆转中国人口走势尚未可知——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并未有效提振出生率。但新政策在网上立竿见影地“炸”出了一堆段子手,把在中国养孩子的压力借着玩笑和盘托出,有如当年春晚爆红小品《超生游击队》,笑声中不难听出苦涩与无奈。这些段子中最让我感慨的是这个:“我不买劳斯莱斯是因为限购吗?”因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觉得自己“生不起”的中国人,同样适用于身处美国这样“不限生”的国家、却也没有“敞开生”的华人。

前总统老布什1989年底发布的一条政策,把在母国面临强制堕胎或结扎列为向美国申请政治庇护的理由之一。虽然在之后的执行中几经沉浮,后来每年政治庇护名额上限被限制为1000人,但在1990年代中国严格实施计划生育的背景下,这条政策仍然助推了风起云涌的偷渡潮,为美国带来了整整一代因一胎化申请庇护、拿到绿卡的中国移民。

即使进入21世纪,偷渡潮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降温,“为了孩子”仍然是很多中产及以上阶层的中国人来美的首要理由。毕竟,当一个社会竞争激烈到开始“内卷”,年轻人纷纷放弃希望开始“躺平”的时候,有条件的父母难免想要为孩子寻找一个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

但有趣的是,来到了对生育没有政策限制的美国,很多华人也没有变成毛时代因为“高产”而得名的“光荣母亲”。在美国,亚裔女性生育率是各族裔中最低的,我身边的华人朋友大多都是一到两孩,许多福建移民也是如此,而他们正是当年因一胎化政策申请庇护的主力。

认为美国儿童成长环境轻松的中国人,大多看到的是这里教室规模小、课业负担轻、成绩排名不公开、孩子轻松进大学。但很多人来了美国后才发现,这些远不是全部。美国没有保障全民产假的联邦法律;托儿费用高,很多人为了托儿还要借贷;大学学费贵,学贷“套”住的不只年轻人,往往还包括他们的老爸老妈;大学毕业找不到好工作、还得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也多得是。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2017年的一份报告,在儿童福利的多项衡量指标上,美国的表现都逊色于其他成员国。

联邦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拜登总统新近提出总额1.8万亿美元的“美国家庭计划”,包括制定全国性产假法、扩展全日制学前班、推广低价托儿、设立免费社区大学等内容,希望帮美国父母们“减负”。

但对于华人父母来说,更大的挑战也许并非来自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而是自己肯不肯给自己“减负”。十年前,“虎妈”蔡美儿以一部《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引起全美关注。很多华人家长在担心这本书强化主流社会对华人的刻板印象的同时,也对这种大惊小怪有点懵圈——难道华人不都是这样养孩子的吗?即使美国学校课业轻松,华人家长仍然把亚洲的补习班文化带来了美国,主动给孩子加码。家长之间也常常为了孩子的课外班、成绩、录取学校明里暗里较劲。

与中国国内唯成绩是尊的文化不同,在美国的华人家长还面临着反对考试和关于平权法案等的争论,不得不接受一个多元社会对华人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但说到底,很多美国的华人家长和中国家长一样,心里都还揣着望子成龙的老理儿,也就注定了在哪里养孩子都不轻松。



分享到微信: 分享
【郑重声明】温哥华天空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 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 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谢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