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英国利兹大学博士,198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以下内容摘自林敏教授的发言。
我是77级的大学生,1981年从复旦毕业,1982年出国,先是去斯洛文尼亚读硕士,后去英国利兹大学读博士。那个时候经济非常困难,父母是没有能力供养孩子出国留学的,大家都靠奖学金,每个留学生都打工。
后来,我在国外大学做教授,见到的中国小留学生,绝大部分是父母提供零花钱、生活费、学费、来回机票、买车的费用等各种各样的开支。时代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于这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孩子,如何让他们到了国外后,能够真正融入当地的学习和生活?如何使他们在国外的留学真正物有所值?
他们留学归来,却好像没出过国
十多年前,我回国办了一所学校。最近,我们在招聘老师,面试了不少从国外拿到本科学位、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中国孩子。在交流时我感觉,其中有些孩子与我们80年代出国的人有很大不同,这些孩子好像就没出过国,他们的价值观并没有国际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发展了是件好事,家长有钱也有能力,不让孩子受苦,他们不需要像我们当年留学那样,既要好好读书,又要出去打工;要去了解社会,也要思考将来回国带什么东西回去。
记得当时,我有一次探亲的机会,就给家里带了彩电、冰箱、手表、摄像机、照相机、洗衣机等,我的邻居都很羡慕的。除了这些,还能带什么回去?我想的是要回复旦,做教授、教书。因为当时中国和国外的差距非常大,不仅是在物质上的差距,也有精神上,包括文化、学术的差距。我想把在国外学什么、怎么学,这些非常好的东西带回国内,用在教育孩子上。
国内现在有很多国际高中开设国际课程,这些课程本身质量好,但我们也要反思——是不是这些学校简单地把中国高考变成了“洋高考”?重点落在了通过考SAT、托福、AP课程、 A-level课程等,把孩子送到国外的好大学。
留学后,他们没有吸取到当地主流文化精髓
在国内接受了国际学校教育,学习了国际课程的学生,之所以出现“好像没出过国”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到了国外也并没能真正融入当地生活,汲取到主流文化精髓。
那么,到了国外,怎么和当地学生交流、沟通、分享,进而融入当地生活?
我记得留学到校的第二天,学校的国际学生俱乐部举办了一个欢迎仪式。当时大概有5个中国学生,我们进去以后,发现有很大的语言障碍,最后坚持到底的只有我一个,另外4个学生找不同的借口,半个小时以后都消失了。我进去的时候就打定主意,即使听不懂,即使交流不了,也要坐在那里。
第一次、第一步都会很难。当时的一个信念就是:既然到了国外,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融入到他们的主流社会,因为一种文化的内核都在其中。现在很多小留学生自己在外租房,平时自己开火,周六、日到中国饭店吃饭,基本除了课堂上,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说中国话。而且,还有些课堂,特别是国内学生热门选择的专业,比如商学院、会计学,中国学生的比例甚至超过60—70%,有些老师甚至开玩笑说:“我用中文给你们上课吧。”在这种情况下,与外国人的交流和分享,如何深入?我们要避免的是,中国孩子出国留学到最后,仅仅是一个拿文凭、镀金的过程。
“向日葵国际教育高峰论坛(2017)”主题单元——跨文化交流: 中国留学生的“痛”
主持人
张哲:“中国牛津学者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对话嘉宾
林敏: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校长,英国利兹大学博士
毛克非:上海上实剑桥总校长,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博士后
达婉中:诺美国际学校运营校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硕士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1.国内教育:如何为孩子的出国留学做准备?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如何在国内先做好国际教育,为这些孩子的出国做准备、做铺垫?很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到国外学习的最终目的和目标是什么——改变自己的人生。虽然,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很重要,但这不应该是一个孩子学国际课程的最终目标。他们要学习国外的知识文化,以及价值观层面的东西。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语言背后承载着的文化。
什么是价值观层面真正的国际化?就是孩子的人生要发生变化,他的人生目标、定位、追求,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接受国际教育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全球国际公民。如果出国留学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我觉得家长的投入就是物有所值。但是,如果孩子是为了躲避国内的高考,出去转一圈,再回到中国,其实他的内心深处并没有变化,我觉得这样的留学是不值得的,也没有意义,还不如在中国读大学。
2.国外交流:“浸入式学习”,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
一个孩子经过好的课程熏陶,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发生变化。通常,都会有哪些变化发生呢?
第一,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心。他们不是只吃中国饭,只跟中国人打交道。看到跟自己长得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就避而远之。而是一定要开放,有包容心,主动接纳、吸收那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包容他们与自己的不同之处。
第二,要有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初到留学之地,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与老外打交道,如何与老师、学生、邻居、朋友交流,此时,我们首先要想,如果我是在当地长大,就这件事情,会如何交流。
这需要先了解他们,我在这上面花了很多时间。比如国际俱乐部的每周活动,我都参加。尽管开始很艰难,但我坚持参加,努力成为其中一个被认同的成员。我在当地学习、生活、工作,说他们的语言,吃他们的饭。我的一些中国同学自己开火,到超市买食材回来,做中国饭,吃方便面。我是坚决不这么做的,我坚持在他们的食堂吃,即使吃不惯,也天天吃。
只有这样才会有同理心,才能知道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然后,把自己放在他们的角度,站在他们的立场,去处理事情。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看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个变化不容易发生,比如味觉很难改变。现在有很多孩子去国外游学,度过两三个星期,在国外看到中国饭店,马上两眼放光。我们学校也会每年带孩子到国外游学,我对带队老师说,不要去中国饭店,就天天吃西餐。先要从细节做起、从改变生活习惯做起。中国留学生在跨文化交流的“痛”,就在于没有真正的融合,我们需要真正“浸入式的学习”。
a
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
- [348] (2017-07-05 17:50:24)
|
a
也有突破的一群,我是香港人
- [270] (2017-07-05 18:40:21)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