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xshare

中国的孩子:移民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之六)

阅读量:6670 评论数:0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我儿子在中国的时候,也是一个乖乖仔,就是最常见的那种。称呼我都是叫爸爸。但是现在,他通常对我直呼其名,叫我“PETER”。

 

我在中国的时候,因为工作经历多的原因,我有过太多的称谓。比较记得住的有特色的是:王博,放哥,王总以及某某长。王总最俗,放哥最有广州特色,王博曾经是我自己最喜欢的。这些称谓都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按你的社会特征来定位和称呼你,就是不提你的名字。这种社会习俗的本质,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东西。今天不是这个话题,不多讲。

 

 

来到加拿大之后,我有了一个英文名字叫PETER。那时我儿子正值上初中。三年高中下来,他就开始时不时对我直呼其名。现在两人散步聊天的时候,则基本只叫我的英文名字了。而我也非常的受用,听起来觉得轻松自然。


中国的孩子来到北美,在称谓上的转变是很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的。


在北美,平等、独立和自由,不是仅仅挂在嘴巴上的空洞的东西,它非常实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种观念和意识,不断积累,而且天天实践。

 

 

比如在加拿大的高中,我儿子在校外见到老师,通常叫老师的名字,前面加一个前缀,比如先生或女士。如果是很熟悉的,比较年轻的老师,也可以互相直呼其名。老师听到了,不仅不会不高兴,还会很喜欢。


我儿子在中学和大学的暑期都参加义工活动,更多的是打工。当时我们住在新西敏这个地方,他做义工的机构在我们家附近,是一个以老年人为主的活动中心。七老八十的老爹爹老太太,很喜欢和青少年一起玩耍,高兴起来,都是直呼其名,仿佛也是游戏的一个内容。

 


在打工的地方,比如麦当劳或者TIM HORTOMS,更是如此,称呼的时候,一定不会在姓氏后面带某某“长”之类的。


我自己很喜欢这样的称谓方式,因为终于有这样一种形式,可以很好的将我与孩子之间,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朋友般的关系定义出来。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层面上,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时刻明了,我们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责任和尊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版权归Vansky所有,转载请标注链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我来说两句
发布者: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