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骑士的爱情同样美好
又一年一度骄傲月 (Pride Month)即将进入尾声。6 月 1 日,跟随着骄傲彩虹旗在多伦多市政厅上空升起,多伦多头条也将 Logo 换成了彩虹色。
骄傲月是加拿大颇具特色的一个文化传统。在这一个月,跨性别群体(指在性别认同、性别表述或性别行为方面与出生时指定的生理性别不符合的人士的总称)成为社会的主要关注对象。在六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各地还会举办盛大的的骄傲大游行。今年虽然再次因疫情无奈改为线上,但各方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却没有减少。
图源:Toronto Star
图源:YouTube
2020年,刚成立不久的多伦多头条推出了一篇骄傲月特稿,介绍了骄傲月的历史,并为读者们讲述了加拿大跨性别群体中一些华人朋友的真实故事,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独家 加拿大亚裔同性恋群体生存实录
今年,我们遇到一名华人社区为数不多敢于公开表述自己跨性别者身份的移民顾问,他给了我们许多触动,激发我们写出更多感人的故事,为还在迷茫中的华人跨性别群体提供支持和鼓励,让读者朋友对这个群体有更多的理解和关注。
出柜(Coming out of the closet))为跨性别人士表明自己的个性、双性恋或跨性别者的自愿披露行为,如果不愿意表达,则称为躲在衣橱(Closeted)。
父亲节,我们收到2份礼物
Ivan,原国内金融行业高管,现在曼省从事金融工作
我叫Ivan,是一位跨性别者。
我出国之前是金融行业高管,我的几个跨性别群体的朋友里,有一个是国内知名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总监,还有一个是人力资源总监,还有一个从事医疗研发工作,也做到比较高的级别。
在公司时不时有人问及:你什么时候结婚,有没有对象这类问题。我见到了这个群体面对的压力,我的跨性别群体的朋友们各有各的难处,有的被迫假结婚,有的已经离婚了,大部分人没有出柜。
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为什么跨性别群体的在职业上的发展都不错?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个群体,在国内生活,有一份好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被认同和接受的可能性很小,还需要父母承担经济压力,在财务上不能独立的话,会面对更大的心理压力。
我的父母不知道我的性取向,他们认为我是不婚主义者。我很独立,包括我准备做代孕、后来选择移民,都是自己做的决定,他们虽然不认可,也会接受。
后来,我慢慢理解为什么父母特别希望子女结婚生子。那时候我刚决定去美国找代孕,我妈写了一封很长的信给我,大意是我工作忙到处跑不常回家,她算着日子说,在她去世之前,最多只能再陪我两年,她怕百年以后再也没人陪我了。所以,除了父母之外,她希望我能有一个家。
在我做了代孕的决定后,我认识了我的爱人,在孩子出生前,我们并没有想过来加拿大,孩子出生后,我们有了组建家庭的想法,也希望对孩子负责,才萌生了移民的念头。我之间就跟家人说了自己要移民的决定,我的爱人的父母现在都不知道他的性取向,只以为他是拿了工签来这边工作(其实是陪读)。
我到曼省读了个移民项目,目前已经毕业,在等身份。我们放下国内的一切,但希望在加拿大可以从事原来的行业;所以毕业后,我进入了保险、会计领域。我对自己的规划是,前两年在大的平台积累经验,有机会再继续去好一点的学校深造,后期希望能够有自己的事务所,毕竟来到这里,还是更向往自由啊。
加拿大对于跨性别群体是包容的,就比如我们宝宝的托儿所,在父亲节的时候贴心地为孩子的两个爸爸准备了两份礼物。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有人对跨性别群体很直接的反对。比如前两天路过一座大桥,就看到桥洞上写着让我们下地狱的字眼,这样显性的反对相比国内隐性的歧视,我倒更容易接受,毕竟每个人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接受就一定有人反对。
目前,我爱人代孕宝宝的事情已经开始筹备了,我们也很期待在这片土地上一家四口自在的日子。
父亲节,半路出家掰弯同伴
受访者:Leo
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性取向的,但我一直对女孩不感兴趣,我和我现在的伴侣都是“半路出家”,他是被我掰弯的哈哈。
我没有向父母出柜,但是其实父母多少也会知道吧,只是他们还没法接受。现在我和我的伴侣在美国找代孕生了一个宝宝,稍微缓解了一下我妈的催婚步伐。
来加拿大其实和我的性取向没关系,只是单纯来留个学,但不可否认,这个群体生活在加拿大要比国内自在得多,而且各方面还都受到优待。
我们的孩子现在还比较小,但从孩子出生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有两个爸爸,这事儿也不需要解释。疫情期间,我们回国了,现在他就读的是当地的国际幼儿园,还比较开放,不知道再大一点会如何,可能明年疫情结束后我们就回加拿大了呢。
其实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的,在国内我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所以也没受到不公正待遇。我是80后,当时大家对同性恋群体已经开始接纳了,现在的年轻人的环境肯定也比我们当时还好。不过,在国内,官方肯定是不会承认的,所以心理上还是有一些见不得光的感觉吧。但是无所谓啦,我找到真爱了,只要我们俩幸福,在哪里都一样。
来到加拿大,我认识了我的爱人
受访者:Will
大概高中的时候,我发现了自己的性取向,在国内也谈过几段恋爱。我身边要好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性取向,我的父母也比较开明,无所谓我是否结婚,只要我自己过得开心,但我妈妈试探过我,可能是有所觉察,我觉得大概率妈妈是会接受的。
在国内,同龄人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接受程度比较高,长辈一般很少能接受,但国外就不同,社会的整体接受程度很高,大家都很包容,没人在意你的性取向。
我的性取向其实和出国关系不太大,但也是出国的原因之一,我选择了曼省的移民项目,在这边,感觉这个群体的数量还不少,在Instagram、同性交友软件上都能看到,但最多的情况还是朋友之间介绍。
同性交友软件有很多,一般比较常用的是Blued、Grindr和Tinder,也能看到各国国家和族裔的同性交友对象,我也不是没想过认识一些外国朋友,但因为生活习惯和文化都不一样,他们交友的方式也比较随意,很难找到爱人。
其实在Instagram上同志交友也挺多的。我和我的爱人就是在Instagram上认识的,他在BC省。去年夏天疫情有所好转,他就来曼省这里玩,之后我又去BC找他,后来就确认了关系。等到移民的身份下来以后,我打算去BC省和他一起生活,目前还没有考虑孩子的事。
三代人一起快乐生活在这里
阿布,某通讯公司高级战略经理,已婚俩娃
性取向对我来说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但我没有在国内出柜,再加上我的个性比较强势,因此成长过程中没有遇到过歧视或者不公正的待遇。
我的压力主要来自年龄的增长和父母的期盼,无非是早点结婚生子,让他们抱孙子,让自己有个家,有的朋友选择了形婚(形式婚姻,近年兴起的Gay和Lesbian之间的互助婚姻模式),但与其伤害另外一个家庭,我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我知道,就是简单地想组建一个家庭,和所有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在国内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我来到了加拿大。
在加拿大顺利完成MBA学业、事业步入正轨、并且同伴侣关系稳定后,我正式和父母出柜。出柜的过程比较艰难,但是在长时间的沟通后,父母接受并祝福了我们。
其实,父母担心的无非是几点,第一,以后谁来照顾我,第二,我如何面对社会压力,第三,下一代怎么办,第四,他们以后怎么办。当他们看着我能够很好照顾自己,那些担忧在加拿大都不是问题,他们也就放心了。
目前,我和我的伴侣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儿子刚牙牙学语,我们两个家庭都有了传承。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有两个爸爸。幼儿园老师有一次告诉我们,幼儿园有一节课是介绍自己的家庭,当时女儿非常自豪地告诉所有小朋友,I have two dads and we are a beautiful family!
加拿大的多元价值观对不同的种族、肤色、习俗以及性取向都很包容,在对待我们这个群体上,与国内从根本上完全不一样,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遇到过任何歧视。但其实,这里也有许多人对我们这个群体并不真正理解。
前两周,我们公司做了一场LGBTQ session,最后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这个性取向?参与分享的是美国和加拿大同事,回答说:这不是选择,但他们的回答没有力度。
于是,我忍不住开口说:我理解这个问题的初衷只是好奇,但其实,你们中的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意识过自己有多幸运,你们会觉得享受包容的价值观是理所当然的。当我在一个保守传统的国家发现自己性取向的时候还很小,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倾诉包括自己父母,你们能体会那种无助么?这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选择”,这是命运赋予的一道难题,让我们经历一条相当艰难的人生道路。
现在,我已经把父母接到了身边,他们很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在这边的社区活动中心也交了很多朋友,生活很充实,感谢父母给我完全无私的爱,我在加拿大终于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中国的同性群体环境越来越好了吗?
在加拿大性别教育非常普及,有很多公益组织帮助小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公立学校的教育大纲就包括了解同性恋及同性恋婚姻等内容,无性别的公共洗手间,网络填写表格时性别一栏的多种选择,都显示着加拿大对性别的包容是从娃娃开始的。
但在中国,同志群体始终都存在,但他们一直处于社会边缘,常常受到歧视,乃至暴力与欺凌。据统计,在中国,初中阶段是校园暴力与欺凌的高发时期,而且初中生和性有关的偏见处于较高水平。
一份针对国内近千名同志学生的调查显示,近半同志学生曾在学校被他人叫过令人感到羞辱的绰号,35%的同志学生被言语暴力,22%被集体孤立,还有6%的孩子受到过肢体上的伤害。
从小学就开始进行正向引导,变得非常重要。还记得那本被网友力挺为“中国性教育的希望之书”《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吗?甚至在网上卖断货。
图源:北大儿童性教育知乎专栏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涉及性取向教育的内容,在五年级下册的“青春期的爱情”章节中,介绍了异性之间的爱情和同性之间的爱情。在六年级上册也有专门讲述“性倾向”的单元。
图源:北大儿童性教育知乎专栏
2018年6月,第六届完整接受了这套“全面性教育”的小学生们毕业了。为了监测性教育效果,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们在这批孩子毕业之前做了一次调查。
令人欣慰的是,研究结果发现,接受了六年性教育的小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无论从情感、认知还是行为上,都明显优于没接受过性教育的学生,表现出了更包容,更平等的态度。
图源:北大儿童性教育知乎专栏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作为小学生们对于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之间的态度没有差异。而在过往针对成年人的研究中,人们对于男同的态度会更糟。
成人眼中的那些所谓的尺度太大或难以启齿,孩子眼中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我们要警惕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也许有一天,华人跨性别群体不会单纯只为了怕受歧视而移民海外,也许当我们这一代人最终成了父母,会对我们的下一代更加开明和谅解。
a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 [35] (2021-07-01 22:24:31)
(无内容)
|